这一时期医学与气功结合的最好例证是《黄帝内经》对气功的论述,由于前面已经介绍了《内经》对气功的贡献,这里我们不再详述,仅作提要如下:①确立了气功的医疗地位,将气功(书中称为“导引”)与药物(书中称为“毒药”)、针灸(书中分为九针、灸焫两法)、砭石(相当于如今的外科疗法)并列,作为当时五大医疗措施;②论述了气功的起源地域,认为“导引按蹻者,亦从中央出也”,按:这里所说的“中央”基本是指黄河中下游地区;③在理论上,提出了“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的练功三大原则,及“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气功作用机理;④以“息积”病证为例,开创了气功与药物合用的先例,认为治疗该病当“导引服药,药不能独治也”。
除《内经》外,在其他有关书籍中也有医家以气功治病的记载。如:《史记》载中有扁鹊在救治濒死的虢太子时,综合应用了包括气功在内的挢引等方法;《春秋左传》载有医和对气的论述。
2、道家
3、儒家
4、其他诸家
5、文物和传说
(文章来自中国医学气功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