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

一、现代医学与气功医学的对比:

 

现代医学

 

气功医学
被动接受治疗为主。

 

主动锻炼为主,外气治疗为辅。
治疗过程缺乏自主性。治疗的效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医生的水平和设备的先进程度。 治疗过程完全自主,练功的强度和持续性由自己掌握,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药物副作用及手术后遗症显著。 无副作用。
诊治过程往往对身体有损害。 不仅对身体无损伤,而且具有自动修复、完美、提高生命功能的效应。
分科治疗,缺少整体性。往往此伏彼起,益此害彼。 自动甄选,整体调节。
治疗过程与保健知识、技能的学习分离。 治疗过程与保健知识的学习、观念的转变、技能的训练合一。
一病一治。治疗与保健分离。 学习成果终身受益,治疗与保健合一。
身心分离。主要关注身体的病症,对心理健康的调节极少。 在调整身体机能的同时,更强调精神的健康与稳定。身心完美统一。
以个体治疗为主,医治过程缺少社会性。 个体治疗与集体治疗自由结合,集体治疗增强了医治过程的社会性。
优质的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的大城市。 气功医疗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无关,没有地域差别。
康复成本较高,医疗水平及医疗设备的先进程度与费用高低成正比,且收费项目繁多,费用不透明或难以为老百姓所理解。 康复成本低廉,无需医疗设备,收费项目简单、透明,且医疗水平和效果与费用高低无关。

 

两者的对比内容远不止这些,只是我们不着意于这种对比,而只是帮助人们认识气功这一事物。在医疗保健领域,气功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来自《众妙之门》)

 

二、初学捧气贯顶法要明白几个知识点:

  1、捧气贯顶法是智能动功的第一步功法,是治病健身的基本功。虽然它是基本功,但它有不同的练功层次,不同层次又有不同的体会内容,侧重点是不一样的。就这第一步功,可以从初级练到高级,达到中脉、中线混元上去(这是智能气功高级层次),千万不要认为它是第一步功就轻视、马马虎虎、走过场的去练。如果只是为了治病健身,就练这一步功也可以了。

    2、捧气贯顶法练的是外混元(智能功按照混元气混元的层次分为外混元、内混元、中混元),一开始练功就是要先练外混元的,外混元练得有基础以后再练内混元。什么是外混元?外混元就是用我们的意识去和人体外面的混元气相混化、相结合。混元气是什么?它是一种特殊的、无形无相、非常均匀的物质,虚空是它的存在形式,就是说虚空中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处不在的混元气,只要我们用意念想虚空,就和混元气混化、结合了。

    3、练捧气贯顶法最根本的目的,就是把我们的意念放出去和外界虚空中的混元气相混化、结合之后,收回身体里面来,使体内的混元气逐渐充足、通畅起来。捧气贯顶法是怎样练的呢?通过形体动作和意识的开合来引动混元气的出入,畅通人体混元气和大自然混元气联系的通道,更多的摄取大自然混元气为人所用。形体一开,意念跟着开出去,形体一合,意念跟着合回身体里边。用意念的开合引动气机的开合,即形开合——意开合——气开合,这是捧气贯顶法最根本的“意与气合,以意引气”的道理。初学者这样练就够了,形体动作按书本讲的要领大体掌握就行了。

    4、八句口诀:“顶天立地,形松意充,外敬內静,心澄貌恭,一念不起,神注太空,神意照体,周身融融。”的理解与体会。练捧气贯顶法之前一定要认真体会八句口诀。一方面,“八句口诀”本身就是一部完整的功法,只不过它没有形体动作的要求,是纯粹的意念练功。只要按八句话的意思,把它的意景想出来并体会内在的感受,就是练功了。在一些自己想练功又不好做动作的场合,练八句口诀是不错的选择。另一方面,在练捧气贯顶法之前体会一遍八句口诀,能帮助我们进一步调整形体状态,使形体放松、自然,调整精神状态,使内心宁静、精神专一,调整周身气机,使气机生发,全身心进入人与大自然和谐、统一的练功状态。   (作者:许文)

三、习练捧气贯顶法的体会

“捧气贯顶法看起来简单,但其中蕴含着传统功法中很多奇妙功法与诀窍,练之得法,可以直接进入高层次”。怎样练才算练之得法?我个人的体会是按照“体合以心,心合以气,气合以神,神合以虚”的顺序来体会和练习应该是“得法”了。来我这里学功、练功的人,我都这样要求他们。

一、“体合于心”:每个初学者,首先要对整套功的结构有所了解,这一套功由几个部分组成,每一个部分里面又是由几个小节组成;这套功的功效和练功特点。其次,要熟悉整套功法要用到的穴位的具体位置,尽量点准。第三,要掌握每节功的动作、姿势,抓住要领,力求做到合度、规范,要把形体运行的路线顺序熟记于心,习练时不能赶前错后、走走停停。第四、初步掌握每一

个动作与意念的关联,只要求集中精神把整套功习练一遍,练习过程中,与练功无关的杂念越少越好,习练一遍17分钟即可。第五,姿势动作基本合度,运行路线顺序熟练之后,要求动作与意念配合起来练习。这个阶段就是“体合于心”了,“体”就是形体,“心”就是心意、意念活动,“合”就是结合,即是意念要和形体动作紧密结合。如果形体是“船”,意念就是“客”,客人就坐在船上,客随船走。形体一动意念就动,形体一走,意念就跟着走,意念总是追随着形体。这样练一段时间以后,形体和意念两者关系比较紧密了,结合度得到强化以后,就要反过来了,就是意念做“船”,形体做“客”了,意念要带着形体走了,意念一走,形体就跟着走。这就进入了“意在形先”的练功层次了。

二、“心合于气”:当形体动作和意念结合得比较好了,神意要主动放开形体,放松地去体会气的变化了。这一阶段的练习重点,就是神意要主动去跟气相结合。意念随着每一个动作,甚至很小的转换姿势,都要感觉着气、体察着气,在意念里,每一个动作都是带着气走的,做动作只是一个拐杖,不足轻重的、可有可无的,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意念在指挥着形体动作,大部分意念都在感觉、体会着外混元中气机的变化。

三、“气合于神”:这一阶段的习练重点就是形体要完全放开不管,神意要全部去和气相结合了。在神意里面,有形有相的形体要虚化,变得无形无相了,变得若有若无了。其实就是形体也要化成气了。但意识里面也有个“我”的形象的存在,如果“我”都不存在了,那气要往哪里收呢,往哪里贯呢?不过,这个“我”是模模糊糊、恍恍惚惚的、空空荡荡的,“我”有多大,没有具体的边界,当你的意识充满宇宙虚空时,宇宙虚空就是你;当你想到头顶着蓝天,脚踩着大地时,你就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了。当你的意识往回收,把“我”收缩缩小,回到模模糊糊的身体周围时,收到“体内”时,这个体内也是模模糊糊的空态,“我”的体内、体外都是模模糊糊、空空荡荡的状态,“我”就是一个混元整体了。这个时候的“我”的形体,都只是意识状态中的“意象物”。这一阶段就是体会、体察气的变化,体会神意对气的统帅、引导,久之,神意对气的主宰能力就得到了强化。神意可以体察遥远虚空中气的变化,也可以体察身体周围气场里气的变化,也可以体察人体体表(没有具体的边界)气的出入变化,也可以体察人体内部的气运行变化。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神与气合,神气并重”的练法了。

四、“神合于虚”:这一阶段我的体会是,有时候练着练着“我”没有了,没有了形体动作,没有了气感,神意的思维好像停住了,意识不动了——进入非常深沉的寂静和空态,寂静中的空空荡荡。那是一种无人无我、无内无外、无形无相的境界。

“捧功”以上四个阶段的习练过程,不是截然分开的,习练体会的过程中,可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作者:许文)

四、关于“气感”

 练气功时对气的感觉就叫气感。这是习练者练功过程中自身对气的客观实在性的内在感受和体验。有的人刚开始练功就能感觉到气了,如练开合拉气,当两手之间出现拉不开——有吸引力(有的人则是一想开,手“呼”的自动开出去),合不拢——有阻力的感觉,这就是气感了。是气作用到你的手然后被你的神意感觉到了。有的人则不然,练了几年功了,就是感觉不到气。对气的敏感和不敏感可能跟个人的先天素质有关。虽然练功的目的不是追求气感,但是一开始练功就能感觉到气,总是能增长练功者的信心。当然,没有气感并不等于自己就不是练功的料,不等于气就不会到自己身体里面来,只要正确地运用意识,练起功来照样好病。小罗就是一个典型的对气不敏感的人。她练了四年功,很刻苦、很认真,就是没有气感,可是她非常严重的肺病(她说医院都不要她了)却好了,创造了医学史上的奇迹(智能功把现代医学认为不能治的病治好的很多)。而那些气感很强、并能说出很多道道的人,病没治好,走人了。还有山东烟台的一名患肝癌的功友(他本人不知道),练功气感非常强,意念拧钢勺很成功,3毫米厚的钢勺都能拧成麻花状,几个月就没了。什么原因?重病患者尽管气感强,但练功不刻苦、练的强度不够,不注重意识修养、意志力薄弱都是有关系的。

       练功的人总是希望自己对气很敏感,这样练起来容易做到神气相合,快速的提高练功进程。比如练捧功的时候,整个人就像浸泡在水里一样,手一做动作就有一种轻柔的阻力,感觉到气了,一直持续这种状态,就是神气相合的高级练法,也是一种高级的气功状态。可怎样才能提高对气的敏感度呢?抻气,多练就行。练抻气和拉气,既能提高对内气的敏感度,也能提高对外气的敏感度。刚开始练抻气,姿势动作要正确,再迟钝的人都能感觉到手指端“苏——苏——”地有麻胀的感觉,这是气在往外冲,是内气在冲动。这只是刚开始的情况,随着练功的深入,身体两侧、腿两侧、胯的周围、整个手掌、脚底、头里面、混元窍里面都能感觉到气的动弹;如果整体的察照,身体的内气“一起一伏,一起一伏”整体地动起来;察照身体周围,就像一个气球把人整个的包裹起来震动,我想这是内气向外渗透,使得身体周围气的浓度增强的缘故吧。抻动结束后接着拉气,这是提高对外气敏感度关键的一步。经过刚才的抻气,身体周围的气的浓度明显增强,加上整个手掌的敏感度也提高了,这时做拉气,会非常容易感觉到周围气的实在性。这样练,久之,就是迟钝型的人也会变成气的敏感型的人。(作者:许文)

五、我是怎样用智能气功来治疗癌症的?

中医和气功认为,人体患病是由于气血不足或气血运行失常而招致各种生命功能失衡。通过气功锻炼—人这个整体的身心锻炼—包括形体和精神的调整与锻炼,使体内气血充足,促进气血通畅,达到中医讲的“气血流通,百病不生”,“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目的。气功和中医在调治上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使人体正气充足,气血通畅,只是方法不同而已。中医通过药物、针灸、按摩等手段,气功则是通过功法的锻炼来达到目的。

对于癌症,气功认为它的发病与其他疾病一样,都是由于人体内气血不足、气血运行不畅造成的,所以只要按气功的要求来锻炼,促进体内气血充足、通畅,什么癌症都可以得到治疗。自从智能气功诞生以来,经过众多癌症患者的实践验证,很多被医院医生、专家判了“不能治”、“治不好了”、“回家等着吧”的“死刑”病人,通过一段时间的刻苦练功、调治,往往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带癌症患者抗癌的一些做法:

第一,话疗。 “古之神圣医者,能疗人之心,予使不至于有疾。”“欲治其病,先治其心”。 话疗是用来治心病的。以谈心的方式,了解患者的病情、治疗情况、思想意识状态之后,有针对性地启发、诱导他们忘掉以前医生下的“这个病治不好”的不良结论,从脑子深处祛除癌症就是绝症的旧的医疗观念,树立起用智能气功战胜疾病的信心。其中,稳定患者的精神状态,使其从低落的情绪中解放出来,要乐观、开朗,有一种无所畏惧、视死如归的心态,努力把病忘掉,把烦恼等一切杂念忘掉,即“万缘放下”,“心死神活”,把全部精力投入到练功中来,时时刻刻主动运用意识收气攻病。一个人,一旦有了信心,有了勇气,他的精神世界就会发生变化,身体里面的免疫系统也会发生变化。

第二,刻苦练功。以前到处寻医问药,找最好的医院,找最好的医生,找最好的药物,用这个手段那个方法,到头来病还是病,折磨、痛苦还在继续。不是医生不想给你治好,而是当今医学治疗癌症就处在这个水平上。现在跳出当今医学的范畴,拿起另一个与疾病抗争的武器—智能气功,这是一个治病抗癌的全新、有力的武器,为数众多的癌症患者的练功实践已经验证。有了智能气功这个好方法,就要相信自己的病一定能好。有了信念,就要付诸行动,要抓紧时间刻苦练功,动脑筋、想办法,随时随地往身体里面收气、养气,只要体内的正气充足起来了,人体的免疫力、抵抗力都会相应的提高,免疫细胞杀灭、清除癌细胞的功能也能提高起来。针对不同的癌症患者,教他们练有侧重点的功法,争取短时间内见效,以坚定病人的信心。练功治癌,千万不要等待,不要存侥幸心理。癌细胞就是你的敌人,它总在向你进攻,你必须时刻对它进行反攻,不能练一练歇一歇,这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战斗,你努力,病死了,你就活了;你放松,病就猖狂了,病就加重了,甚至死了。

第三,加强调理。智能气功治病有两条途径:一是通过自己练功好病;一是通过气功老师帮助调气。我的常用方法是:1、用意念调动自然界的混元气贯入患者体内,使其体内正气充足,促进经络气血通畅。2、调整患者的气机,使其体内的混元气开、合、出、入、聚、散、化的运动恢复正常。3、意念直接透入病所,杀死癌细胞。4、调整自己进入很好的气功态,精神高度集中以产生强有力的意识流,直接穿透病灶,向肿瘤发出“化—散”的信息,短时间内肿瘤会消失或缩小。老师做调理时需要患者积极主动的配合,如要有信心,给自己加好信息;精神、形体要放松;意识要跟施治者同步等。如果患者有对抗意识或过于紧张,则容易发生拒闭,使气不能进入。老师只是外因,患者是内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

第四,学习理论。一方面,智能气功的“理”和“法”是紧密联系的,“理即是法,法即是理”,要理上开窍,才能更好地锻炼功法。另一方面,气功的现象很神奇,用常识、用现代科学理论来解释都是很困难的,行不通的。学了气功理论后,自身练功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现象就不会觉得大惊小怪,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第五,经验交流。要想取得好的治病效果,还要多听、多看、多跟功友交流,人家是怎么学、怎么练、怎么取得好效果的?以那些练功好病的功友为榜样:“他跟我是一样的病,他能好,我也一定能好!”信念就会更加坚定,练功就会更加积极主动。

智能气功治病范围很广,特别是癌症等疑难病、慢性病,效果很好,但也不是万能的,不可能做到百分百都好。智能气功是一门科学,是一门崭新、高级、尖端、复杂的科学,但愿癌症患者能赶快拿起这个有力武器,战胜癌魔,获得新生。“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和皇帝……全靠自己救自己”。(作者:许文)

六、为什么要想虚空来练功——庞老师

意念外开想虚空是开合收气的前提,它符合“人体生命活动是一开放系统”这一原理,更重要的是易于取得练功效果。

(一)当意念外开与虚空相合时,一方面意识活动是向外开散之势,必然引动人体生命活动向外开张,使体内混元气趋向于外。虽不着意于气,而气自动。此时气之外出,向外扩展是整体全方位的,是体外混元气的扩大。另一方面意识与虚空相合,实际是和最原始的混元气相合,这本身是和大自然界的混元气人为的混化。当意识想体内时,意念向内集中,引动生命活动向内聚合,体外之气也随之内敛而入。

(二)练外混元意与虚空相合,易臻松静之境界,虚空本空,意与之合,是主动的驱动意识不知不觉地进入虚静状态。虚空无形则无滞,意合虚空易导致形体放松,从而达到气血周流,神气合一的目的。

(三)练外混元意念与无限的虚空相合,无论如何想虚空,意念活动的指向都是外散而不杂乱的。意识活动的指向一致,易于导致内气的分布、动势的有序化,形成神气相合的开合出入模式。

(四)意识与虚空相合是直指本元,直入高层次的上乘功法,黄元吉说:“还有上品丹法,以神入于虚无中,不着色,不着空,空色两忘,久之浑然融化,连虚无二字亦用不着,由以上几点可见练外混元里或日常生活中意念与虚空相合是练神、练气的高妙方法,那么具体怎么做呢?

※练功先神意合于虚空,还要想象虚空中有混元气,想象得越浓越好。当练得有气感后,则应把神意和自身的膜(先从皮肤开始)相合,一方面体会膜中气的出入。应该明确:这同样也是神与虚空相合,因为膜外就是虚空,而膜中的气的通道也是虚空。另一方面要想象虚空中的混元气与人体的形体是兼容的。若能感觉到体内也可以随随便便出入有形的形体的。若能感觉到体内也可以存在虚空景象则功夫上进了。

※直指本源,指直练神入气中。方法:一练功把形体的我忘掉,脑子里就是一个意识的我,周围都是气,整个宇宙天地我是中心。这样去体会,一边练功,一边想意识里无形无象。在当中,周围也是无形无象,可意识是主动的,能动弹,周围都是气。能够这样想,意元体就和大自然混元气结合了,混元气就可以直接往身体里边贯输。明白了这个道理,如果有一次能够找到晃晃荡荡的这个精神上的我,周围大自然都是空空荡荡的气,你记住这个景象,能经常这样想,回忆这种景象,让气往里一聚,混元气就能为你所用了。这就是最高级的练法。直接神与气合,神入气中。这就叫练智能功的直指根本,直指本元。

※混元气能不能与自己的生命结合,能不能把大自然界中的混元气转化成自己的气,就必须做到三先,即先认识自己,先克服自己,先战胜自己。学会三化,即混化、转化、运化。做到三养,即养神、养气、养德,这样气就能成为自己的了。

※混元整体理论看起来不是功法,值是如果你能够把这些道理懂得了,就会按照这个理论去想,按过去讲就叫“以理作意”或“依理作意”,这祥去想,去运用意识,就能够不知不觉地提高功力,一个理正确不正确,还决定于你怎么去搞意念。如果搞智能功不懂得混元气理论,不懂得混元气,意元体里不懂得它的体性,它的象,它的性质,不懂得去运用意识,不懂这些就没法去想,就没法去运用意念。智能功不是随随便便的,要主动用意识去想混元气,最原始的混元气,去想意元体,当你会那么想、想、想,脑子里想对了,两个一结合,好了,那就是高功夫。传统气功有两种练法:一是叫宗,宗就是根本,没有理;一种是教,讲理作意。我们是把两者结合在一起了。因此,智能功理即是法,法即是理,法理不二,法理圆融.符合传统气功圆顿法门、上乘法门的要求,所以它是运用意识的一个诀窍。

※庞老师讲:意元体的体察能力要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例如,查气、看气、体察身体里面的气、内视等,这要在练内混元时集中注意某个地方,练哪里注意哪里,经常注意它,慢慢意识与那里一合就体会到了。怎么体会?方法是:练形神庄做一个动作,做哪先想百会,从百会下来往那儿想,如练胳膊,从百会下来,从里边从中间到胳膊上去。体察身体里的变化。这样就加强了意识体察功能。这点书上没有,过去没讲过。这个问题应该属于练超常智能的一个方法。这样做一方面是意念引气,也加速了功能的开发。

※形的开放——形的开放主要是指穴道、穴位开放。大的穴位,象劳宫穴、命门、肚脐、天门、涌泉都要开放。小窍如眼睛、鼻子也要开,毛窍腠理也要开,在放松的基础上,都要往回收,往里缩,这也是一开一合。往回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从外往里想,从外往里挤;一种是从里边拉,有根线似的往里拉,把外边的拉进去。形神气开放,关键是都要往里收。

※气的开放——智能功属于开放型功法,要求形、气、神都开放。但放不能一下子都放出去,意识里边要有个东西连着,好象放风筝一样,往外一想,里边连着。比如捧气贯顶向天边推时,不能一推到天边里边空了,这时里外不能断,推到天边,同时里边往回拉,这是“二争力”,是里边拉着往外开出去,不能散着出去,是意念拉着它,实际是往回拉的多,要这样开放。也就是要求我们平时也要经常想着里边,如能这样体会,丹田收气就多了。气的开放,实质就是通过意念引动气出去,进来。

※神的开放——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练功中碰到任何问题都不要回避、不讨厌,而是把它当做最原始的混元气喜欢它。都要对它一笑往回一收一带,这就是神的开放。到哪都是这样,一笑往回一收,让它进去。这是练功人的非常高妙的秘不外传的诀窍。而且可以用鼻子尖微微一吸,意念在鼻子尖轻轻一动,这儿叫中天门(脑袋南天门),中天门对各种物的采撷是最好的,这儿微微一动,眼睛一松一收,整个到里边都充起来了。这又是一个非常高妙的练功方法,把这一方法告诉你,经常积攒积攒,就把灵阳大药采进来了。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