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关于混元灵通图的论述
我们的混元灵通图,不是现在的图,去年(1996年)画了个图也不太理想,它应该是个双螺旋,这样逆时针旋进去再顺时针旋出来。这个图应该具有很明显的旋转性,实际太极生阴阳不是生出个阴阳,怎么生出阴阳呢?怎么解释也解释不了。我们讲原始混元气,它很均匀,在宇宙大爆炸时,一个螺旋冲出去,背景是一个阴,冲出来是一个阳。黑洞外面的混元气很多是平静的,也很均匀,当距离小于引力半径时,引力消失,由于惯性的原因仍是往里聚,一聚引力消失,产生了斥力,一下呈螺旋冲出来,这才是太极生阴阳,多少分之一秒,一下就传遍整个宇宙,速度很快。往外一冲时周围有一个静,动和静都会形成很多的漩涡,形成了很多的小太极。背景很静,一冲速度太快了,比如背景是“0”,冲时就成了负,形成负物质,正物质就跑了,因此自然当中的负物质和正物质是不容易同时创造出来的。我们智能功的“混元灵通图”应是这个东西,可以理解为意元体,当中这一点,这一点一直在动,到了人意元体很灵静,但里面还有很多的圈圈。我在1979年上莫干山开会,每天晚上练功就看见这个图,1990年初,一次在混元窍又看见这个图,去年上气功城,一去也看见这个图。一般的人有时练功也觉得在转,那是在吸气。我们一般练功旋进去了之后能积在里面,只有宇宙在形成黑洞时才爆炸出来,在混元整体观第二章也讲了这个问题。……
这个图为什么不在头里看见而在混元窍看见呢?人的生命活动在混元窍里,意识活动在头里,混元窍里的气比较明显。在混元窍里看见的图有颜色,一红一蓝,绞在一起,蓝中有红点,红中有蓝点,两者一起转,而在意元体中看见的图就没有颜色。为什么我们组场也逆时针转呢?因为大自然中已经有了这个信息。古人体会不深,就搞成了阴阳鱼那样的东西。元极图有两个圈,这个圈这样转,那个圈那样转,这表示得也不确切。我们这个图才是真正的确切的自然状态,我们叫它混元灵通图。
——摘自1997年庞老师关于“二(次)混(化)”的讲话
二
庞老师谈捧气贯顶法的关键
捧气贯顶法关键就是开合,练开合关键是要体会周围这个气。外面的气感比较明显了,再用手拉气,胳臂放松,胳臂和手一起整体的动,甚至胸部都可以动。熟练以后一开,不光臂手要开,周身、整个一个人体要向周围散开;一合,整个人体向当中集中,往一线合。用手带动全身开合。熟了以后再练开合时还可以给自已选一个固定的位置,想开哪里开哪里。想开头,手一开带着头开;想开内脏,手一开带着内脏开;想治病,手一开带着有病的地方开;没病的同志可以用手带着在肚脐里开合,在混元窍里开合,在头脑里的中点开合。在臂手拉气的时候,在身体微微晃动的时侯,动作越小越慢越好。要安静,意念要集中,要注意体察。练捧气贯顶法,它的精华当中的精华就是拉气和贯气,把气拉足了就往身体里边贯,往头里边贯。我们在练捧气贯顶法的时候,关键要练捧气、贯气,而且在向每一个部位贯的时候要认认真真,一丝不苟,精神集中,贯得要深。这是个关键。贯气,要往里面想,而且一定要内外连上,把手上的气和身体里面的气连到一起。怎么连?用意念去连,使之成为一个整体,手怎么动里面也跟着怎么动。手一动,不能空着出去,要有气感。气感是意念把气聚起来之后出的感觉。意念和气,关键是意念。再重复一下,练捧气贯顶关键是要练拉气,练贯气,拉气要慢、要匀、要有时间性;贯气意念要认真,贯得要深。整体的要领是松靜,只有身体放松了,精神安静了,才能更好地体会神与气合的程度,体会内气外放,外气内收这个过程的变化。
三
老师讲:
形气神三部分的实质是什么呢?它的实质就是人的混元气。人的混元气一凝聚成了有形的物质,这是混元气高度凝聚的表现。再有就是气的常态表现,无形无象的气在人体内外都充斥着。无形无象的人的混元气再精细,精细……就形成了意元体,意元体的运动形成——精神活动在人体里面起了主导作用。所以在人身上和自然界各种物质有所区别,区别在哪儿呢?就在人有意识,而意识是什么呢?意识活动是从意元体来的,意元体又是脑细胞的混元气集合到一起形成这么一种特殊的功能状态,它非常细致,非常均匀,能反映客观事物,有主动性,有随意性……而意识活动又是混元气的一特殊表现。人这个整体实际是个混元气,如果同志们经常想我是模模糊糊的一堆气,那你功夫就容易上进了。人有形的肌体里边总是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有归无、无归有的变化,用现在的话讲是有形的物质新陈代谢产生能量,把一部分废物排出去,然后继续合成新的,而这个新陈代谢当中就是一个有归无、无归有的转化过程。如果我们脑子里有这么个概念——人的精气神都是混元气,模模糊糊的互相转化,这个整体性就强了,以前这个问题不好讲,形,形体;气,无形;神,神无方意无体,什么血气亦人之神,神是什么?也说不清。智能功混元整体理论认为:神就是意元体的活动,它本身是意元体(特殊的混元气)的一种运动形式,它同样也是混元气,形、气、神一体化了。人的所有活动都是人的混元气运动变化,有三种不同的表现形式,或者说有三种层次的区别:有躯体混元气;有脏真混元气;有意元体。所以,你要想理解人这个整体,首先从人就是一个混元气这个方面去理解。
四
练气功练什么 ?
练气功练什么,一练气,二练意念。
一练气,练出气感来,渗透到全身各处,周身融融,气足了,气通了,功能恢复正常。
二练意念,练心,练心意,练心的定力和练出意念驾驱气指挥气的能力。
练心意,练出好的正念正行,好的休养,改变、增强人身心健康素质;
练心的定力,专一集中,一心一意,练功时不跑神不打岔,全神贯注。练出信心决心专心诚心恒心。
练心驾驱指挥气的能力。调动气发挥作用。
通过练气功,练出好的精神境界来,促进人类文明向更高阶段发展;祛病强身,练出好的身体来,争取生命自由解放;开发智能,创造社会价值,练出推动生产力发展和促进现代科学向前跃迂的动力 来,造福全人类。
这是我对练气功练什么的回答,供功友们参考。《气学心得》
五
老师讲:
过去讲练功夫,要真正长功夫要玄关窍开。我们收气的时候,要安静、很安静,想虚空、虚空……再想身体里面也是虚的,跟虚空一样,虚、虚……很安静以后,觉得里边(将来有的人会练到这个程度),噢!开了!里边有特殊的感觉,空空荡荡,那就是玄关窍开了。所以练智能气功,就是这么个简单的捧气贯顶法,往混元窍里收气,按照过去的高级功法,开玄关窍的练法都有了。……大家想自己的混元窍,想着里边空空荡荡,心口里边空空荡荡是个虚空,身体的阻隔现象没有了,和身体周围这个虚空连接到一起。把自己的形体忘掉,想着自己的身体似乎没有了,似乎是个透明的人,里外都是虚的,身体内外通透了,连在一起了,两个虚连在一起,我们人就和大自然结合到一起了。……里边的虚和外边的虚是一个整体,这样大自然的混元气就会源源不断地流向身体里面,变成你的气,你的气就会充足起来,各部分的气血就会流通,身体的病就会好起来,各部分的功能会强化起来,功能就会开发出来。……开时,从混元窍外开,一直到天边;一合,再从天边合到混元窍里边去,大自然的气就和你的气连在一起了。
六
老师讲:
面壁蹲墙法即是传统气功的不传之秘,也是习练轻功的绝技,更是智能功纠偏、松腰的诀窍。蹲墙的好处有:
①调节气机。“蹲墙”一起一落一升一降,能促进全身气血的运行,保持体内气机的平衡匀布。凡是由于气机不和、气血不通引起的疾病,例如:头晕、头疼、耳鸣、耳聋、颈项腰背麻痹、腹胀、便秘、大便不凋、下肢病患以及由练功偏差引起的各种不舒服病状,都可以通过“蹲墙”来解除。
②促进松腰。腰是人体最大、最重要,也是最难松开的关节,而蹲墙对松腰胯、垂尾闾有特殊的功效。腰松开了,全身各关节及筋脉、肌内随之松开,练功效果就能大大提高。
③强壮下肢。蹲墙直接锻炼胯、膝、踝三个关节,对畅通下肢气血、强壮下肢筋骨作用最明显,不仅能除下肢各种病患,而且可以增强下肢的运动功能,推迟人体衰老过程,有延年益寿之效。此外对做好形神庄的第五、六、七、八、九节和五元庄的第三、十、二十式帮助也很大。
④锻炼毅力。“蹲墙”也是一种有效的练功方法,在趾端紧靠墙根的基础上,不断延长时间,增加次数,特别是坚持到最后膝踝酸疼难受时,应尽量坚持,因为这时再蹲效益更加明显。“蹲墙”的这些效益要是懂得了、记住了,练时常常用这些好信息暗示自己,往往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奇效。
七
我们练功的时候,老师经常讲“想虚空,想那虚豁灵融的虚空”、想“空空荡荡,恍恍惚惚”,以此来让我们体察和感受气的存在。但是这个恍恍惚惚,空空荡荡又虚豁灵融的虚空或者说气到底是怎么样的,那真是不可言说的,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感受和体会。
老师为了让我们更好地感受到气、虚空的存在和特性,从视觉、听觉、触觉上给我们上了一堂精妙的课。
气是一种特殊的物质。(我们的意识就是气之精爽,所以说我们的精神意识也是一种特殊物质。气的特殊性就是它是实实在在的物质,但是它没有具体的形象,不占有位置又无处不在,有特定的“相状”。这种“相状”就是我们需要感受的东西,就是那种“恍惚”,就是古人说的“无相之相,无状之状”。气这种物质质地纯一、精细至微,它不是哲学意义上的概念,它是真实的存在。 既然气是真实的存在,那么就能被认识到,被感知到。我们的古人通过修炼,感受到了气,对它做了详尽的描述:“其气非色、非形、非有、非无、不隶阴阳、不属五行”“故刚于金石,清于水玉,大于虚空,长于上古。”
为了训练对气的感受,老师先让大家融于大自然的虚灵中。山水风景——深山静水。天地之间,青山绿水之间被氤氲的气笼罩着连接着,只要内心平静的像这深山中的湖水一样,没有一丝涟漪,就能体悟到那种蕴在其中、连接天地万物的气,那种气的“相状”,那种“恍惚”,能感受到气的流动和质地,好像能触摸到却又什么也没有,它就在身体周围,而自己身体又融于其中会随之流动一样。
通过对山水之间的景色去领悟气的状态。宁静的湖水,碧绿的森林,柔和的光线,想湖面山色,想山水之间,想天地相连。意识通过这样的信息做联想,来感受在山水之间充盈着虚豁灵融,清澈透通,纯净无杂的这种非实体的客观存在。
八
怎样提高免疫力?这也是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其实提高免疫力与平时的生活习惯密切相关,一、晚上要有充足的睡眠,尽量不要熬夜,二、每天要保持一定量的运动,哪怕只有一二十分钟,贵在坚持,三、要多喝白开水,促进体液循环,四、心态很重要,积极地面对生活,保持开心,心情对保持健康是很重要的,五、饮食要合理搭配,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肉蛋类食品也不能少,六、不要滥用抗生素,在提高免疫力的路上没有捷径,一定要从平时做起!
九
我们为什么要注意调解情绪,我们的气质能不能升华就在这个气上。
那么我们开发第二套生命模式,驾驭三层物质,我们不是用这种一般的营养物,而是用天空的无形无象的这个气来聚到我们头脑当中的。这样就能够使我们的意元体,灵元和大自然界里的气去混化,它的功能会一步步得到强化,静化,纯化。 所以我们要经常注意天门穴打开,一打开上天空无限远,往上想非常高无限远,非常远大,一望无垠,浩瀚无际,无形无象,虚豁空旷。
在这种状态下,是会到脑子里的,脑子里虚豁空旷,这个虚豁空旷又是怎么知道的呢?这个知,对这种状态觉知,本身就是意元体的性的功用 ,叫做性用。 意元体的性用感觉到这种状态了,感觉到这种状态本身就是意元体的状态,因此它是自己感知到自己了。感觉到虚了,心里要明了,这是我自己感觉到自己了,意元体里面那个我,结合到我自己的状态了。
一般的人进了意元体,得知道,那个认识的知和里面的状态两者是分着的,这是只差一念,因为那个知和那个体本来是一个,由于习惯那个知和被知的事情是两个,咱们平时外界什么东西,那个知是我,又增强了我们的脏真混元气,又能够认知,能够强化我们意元体。 只要我们反复的这么去想,这么去体察,意元体就能认知它了。意元体有所认知了,我们还需要把这种状态恍恍惚惚,空空荡荡身体里面的状态,和外面的这个虚空相结合起来,上面我们说从百会从天门一出去,出到天空,这就是空旷虚豁,一望无垠,但它不是什么都没有啊,是有一种这么虚豁的状态啊,这是从脑子里意元体感觉到的。
我们要从身体,感觉身体周围也是这种状态,我们用拉气,一拉气就感觉到身体周围这种状态了。恍恍惚惚,空空荡荡,身体和手这么一拉一动它也是恍恍惚惚的。当然这个手的感觉和意元体和虚空的感觉是比较粗糙,心一动,脑子里有个感觉,因为它通过了皮肤的感受体现出来的。平时如果我们站着和坐着也还要体会这个脚,这个脚它和地心,地球下面的这个心,这个虚的它们得连,让这个意识和这个脚慢慢连到地下去了,但地这个精气也就吸起来了,我们人和地气也就融合到一起了。
经常这么想,这样体察,我们人自身它就成了天地宇宙万物的这么一个中心了。 它和周围,周围这个气相连着,这就是天人的整体观。
要有理论的认识,经常练功还要感受到人体里面的气和外面的这个气是连着的,它是通着的。它可以流通,可以交换,这样实际上是空了,没有阻碍了。
(转老师文章)
十
老师讲:智能功为何要开放
形的开放、神的开放、气的开放都得往回收。往回收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从外往里边想,从外往里边挤进去,一种是从里拽外头,有根线似的往里面拽,把外面的拽进去。
这个拽不好拽,因为意念里边一下想不进去,如果你想到里边,把外边拽进去,那是最好的办法。往混元窍拽也行,往肚脐里拽也行,往意元体当中那儿拽也行。咱们开放的目的是要把外面的灵阳之气、各种气收进去、积进去。开放性功法,我们关键是要收。
我们练神的开放,一方面是为了把气收进来,另一方面还为了使我们神要稳,外面有事情我这儿不动,我不受外面的牵涉。如果事情来了把你的神揪走了,你神就不稳了,那就坏了。一般不练功的人,神最容易被牵到外面走了。练功就慢慢把我们练得自重——里面非常重,我们敢开放了,里面重了跑不了了。可不是为了开放而开放,都跑了。开放要里面跑不出去,把外面拉进来。开放性功法它好就好在这点上,练功稳定性,把里面有的东西拉住,让外面东西进来,好发挥两个积极性(自己原有的精气神,外面有的气),可不是为了开放,把我们的这些抖落出去,把自己的东西都卖出去,那就不行了。对开放性功法要这样认识。
过去的封闭性功法,实际上不是老封闭的,到了高层次需要开天门,开天门也是开放了。之后还需要到人世间来做好事,这也是开放了。咱们智能气功从一开始就开放,这就更直接、更现实一点。
十一
庞老师带八句口诀组场词
“顶天立地,形松意充,外敬内静,心澄貌恭,一念不起,神注太空,神意照体,周身融融。”其实就这八句口诀,就把守气、守窍、守祖气都包括了,它本身就是一个非常非常好的高级功法,最直接最根本的功法。…….这些练功的方法都是属于传统功法里边的上上乘功门里边的功法,不是一般的三乘功门的,是最上乘功门里边的功法!
百会上领,下颏回收,两眼平视前方。先往前看,平视前方,练功一定要注意两眼要平视前方,往前面看得,用意念看得很远,前面有墙都不要管它,意念往前方看得很远。意念想到天地交合处,然后再两眼匀速轻轻的闭合,目光匀速回收,两眼慢慢闭合,收回来。要注意闭着眼睛,目光收回去了,但是还是平着的。头部放松,两眉间放松。颈项部放松,胸背部放松,腰胯放松,腿放松,全身都要放松,安静,静,静,静,静。
顶天立地,头往上顶,一顶顶到天空中去,顶到一望无际的虚空,这是顶天,往上顶。两脚往下踩,立到地上去,放松的往下一踩,踩到地底下去了。天上的气和我们头结合起来了,地中的气和我们的脚结合起来了,我们人体就成了天气地气的交合了,我们人体把天气地气都集中起来了。
形松意充,形体往外放,松着往外放,往前后左右,向四面八方往外放,放松了往外放,关键用意念跟着往外放,前后左右放,放到你身体周围,这周围的气场,尽量往外想,一想想得很远很远。
这样顶天立地是上下,形松意充是四方,这样,上下前后左右都放松了,都充斥起来了,意念就和六合的虚空结合到一起了。人体里边是气,往外一放,外面也是气,里外的气结合到一起了,这就是空空荡荡,恍恍惚惚,身体内外都是空空荡荡,恍恍惚惚的这样的气。
这种恍惚的状态,对我们人的生命活动,非常的有利,我们人体里面每一个细胞,它都在进行着有无相生的过程,细胞化成气,气又转化成新的细胞,这样身体里边总有这个气化。想到身体里边这个气化,都是气,把这种恍恍惚惚的气和外面的气结合起来,人体就化了。这种状态非常珍贵,你要尊重它,要重视它,这是智能气功科学所研究的,所主张的,所要通过练功达到的,内部这么一种特殊的状态。恭恭敬敬安安静静的体会它,这就是内静外敬。要恭敬它,要敬重它,安安静静的体会,恍恍惚惚,空空荡荡,注意体会这种境界,那种状态,体会得越深入,越细致,精神就越集中。里边空空荡荡,很宁静,好像一盆水似的,又是透亮的,认真去体会里边恍恍惚惚,空空荡荡,但是它很晶莹,这就是心澄貌恭,心好像澄澈透明的清水那样,注意体会,那么就更加恭敬安静了。
里面是气,外面是气,恍恍惚惚,空空荡荡,里面是气,外面也是气,恍恍惚惚,空空荡荡,认真体会,只体会到这种恍恍惚惚的感觉,什么念头也没有了,恍恍惚惚,空空荡荡,认真体会这种感受,恍恍惚惚,空空荡荡,认真体会恍恍惚惚,空空荡荡,只有这种感受一个念头,任何念头都没有了,任何念头也没有了,一念不起了,就是体察那种感受了,很舒服,很宁静,恍恍惚惚,空空荡荡,它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恍恍惚惚的一团气,这个气,它充斥到身体内外,内外气连成一体了,恍恍惚惚,空空荡荡,你精神感觉很空空荡荡的,那你身子感觉不到了,上下前后左右都是虚空,这就是我们把人体,我们的精神注到太空里面去了。周围没有了,空空荡荡,里边没有了,空空荡荡,里里外外都空空荡荡的了,恍恍惚惚,恍恍惚惚,内外一体了,内外一体了。这样我们的信息可以自然而然的到你家里边,到我们全国智能功功友的气场里边,到全国各地,到全球功友的气场里边,到全球各地。恍恍惚惚,空空荡荡,只是恍恍惚惚,空空荡荡的,其他什么也感觉不到了,恍恍惚惚,空空荡荡,这时周围一望无际,看不到边际,一望无边,空空荡荡,恍恍惚惚,恍恍惚惚,空空荡荡,恍恍惚惚,空空荡荡,内外一体了,内外一体了,恍恍惚惚,空空荡荡,恍恍惚惚,空空荡荡。内外的气非常的充斥,非常的和畅,我们人浸透在这个气当中了,我们的意念在里边很灵明的感觉到它,在主宰着它,这个气和意念结合到一起了,更加清灵了,恍恍惚惚,空空荡荡。
好,注意我们头顶,把意念往回收,往里聚,意念收,离开这个虚空,想到自己头顶,把意念从虚空当中收到自己头顶上来,收到头顶百会和天门上来,注意百会和天门穴。想到人体,注意我们人体,身体又感觉到了,感觉到一个整整的形体,从头顶往下照,好像把自然界的气都带到身体里面来。带到头脑里边,使意元体灵明,混元气来营养我们意元体,使意元体灵明,功能强化。头脑里边空空荡荡,意元体灵明,空空荡荡,意元体灵明。
再往下照,照到胸腔,照到胸腔里边去。胸腔里边有心脏,有肺脏,把天空的气,通过天门到头脑往下照,照到胸里边,把气引到胸里边,胸里边气充足了,就觉得明晃晃的,里边气很充足,胸腔里面的心脏和肺脏的气都很充足。
再继续往下照,照到腹腔里边去,把腹腔的脏器,气都充斥起来,肝脏、脾脏、胰脏、肾脏、小肠、大肠、泌尿生殖系统,把腹腔里面的各个脏器都气充起来,气充足起来。
然后往四肢上照。照上肢,从肩,到肘,到手,都照一遍,把气就引进去了。再往下照,照到跨骨、骨盆、胯关节、膝关节、脚,整个脚、四肢也都照到了,这就是神意照体了。把里边的骨头,肌肉,神经,血管,各个组织都照了一遍,把气引到里边去了,气充足了,全身气血都充足了,气血也流通了,气充足,气流通,周身暖融融的,周身融融,周身融融。气血流通了,气血通了,内外的气通了,身体里边各部组织器官的气通了,生命活动更加强化、优化,气充足了,全身气血都充足了,气血也流通了,气充足,气流通,周身暖融融的,周身融融,周身融融,周身融融,周身融融。
十二
气功是一门科学,不能包治万病,不能说有了气功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它本身也是个学问。中、西医是科学,能治病,但中西医也有治不了的,到了气功这儿也有治不了的。这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如急性外伤非常严重的时候,一般的功夫水平就不太好治;另一种情况就是,有的人不愿意接受气功。
气功治疗,毕竟需要发挥自己内在的积极性。如果不接受气功,自己不努力,往往就不能得到很好的效果。我到哪里都经常讲:不是一练气功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有些病得很严重的人,当练功还没来得及起到很好的效果时,也照样死人。
当然,也有濒临垂危又缓解、好转,最后达到康复的。因为影响气功治疗效果的因素比较复杂,所以我讲,搞气功,说它不治病,不对;把气功绝对化,什么问题都能解决,也不对。二者都不实际。
老师和患者在治疗时,两方面付出的努力性质是不一样的。老师是教学员的,教方法、教理论,教他如何对待疾病,在练功征服疾病的过程当中注意什么问题,同时也组场发气治病或单独调治;个人主要是通过练功使身体里气血更好地流通,更重要的是通过锻炼来改变意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调动气机,使之正常、健康。应当说,老师和学员都应该付出100%的努力,学员是从自身的角度战胜疾病,老师起的是帮助作用。
智能气功科学杂志
十三
老师讲:
体表开合调息法;注意皮肤、毛窍、穴位一开一合。一吸气,观想大自然的气都进到自己身体里边,最好集中到混元窍(混元窍是天地之心,上下加八方共十方都往里边集中);一呼气,散出去。一开始可以先注意皮肤大的穴道,把这些明显的地方开开。慢慢使人和大自然融为一体。这种呼吸方法是以天地为炉鼎的练功方法,也是用大自然混元之气来炼自身的。过去讲“人为中心”——人为天地的中心,人心就是天地之心,这是从练功境界谈的。意念一开开出去老远,无边无际;一合合回到中心点,天下没别人,就自己一个人了。“天地之间其如橐籥乎”,天地之间成为一个风箱,你这儿一开,天地万物皆开;一合,天地万物皆合。道家功门里边有医世(医世就是把天地医治好)学说,说人就是一个天地,通过调节自身来调节天地。
十四
老师讲:
意念活动也是一样,能够集中起来渗进去就能感觉到了。经常这么练,想呀、想呀,体会、体会,精神集中、集中……到了一定程度,里边一下就开了,进去了就感觉到了。所以,神观形就要先从外面观,能到里面观就走到下一步——神入形中了,神能入到形里面去了。如果精神入不到形里面去,就感觉不到里面;能入到里面去,从里面观了,这就是神入形了。……
这里没有窍门,就是练精神集中的能力,精神集中、精神集中……集中得越好它的力量越强,向内的渗透力、穿透力越大。
十五
老师讲:
意念的开合即意念往外想、往回收。智能功的第一步功“捧气贯顶法”的外推、内收,就是让你一开一合。这个意念的开合对智能功来讲非常关键。智能功为什么效果那么突出?它就那么几个动作,气功界里面没有练过智能功的谁也瞧不起它。“练捧气贯顶,就那么比比划划就管事?”它能管事就在于这一开一合。捧气贯顶法都是开合,尤其做小动作时。如手一推一拉,掌心一凸一含,形成有节律的按收按收,这一推一收就是个简单的重复;一出一进、一出一进……练气功就是入静、集中,使脑子里有序了。有序就是有秩序。你的脑子里不会什么东西也没有,一定会有小的波动,但是大的波是有秩序的就行了。智能功给你加一个秩序,一开一合,一开一合,很有秩序,你一练一重复,就叫做混沌。混沌就是单一的无限重复。
十六
老师讲:
调息能焕发先天之气,关键在于意念和呼吸运动相结合。我们的意念集中到练功换气的部位,这实际上是通过意念活动,集中了周身混元气。《道枢•混元篇》就讲:“元气者,身中混元之气也。”通过意念引气的作用集中了人体混元气,其实就是集中了人体元气。所以焕发先天气作用的强弱,就和选择意念集中的位置之合适不合适相关了。比如传统功法讲守下丹田,下丹田是脐下一寸三分,肚脐到命门前七后三,相当于脊柱前面,属先天肾的位置。先天肾包括人的肾脏、肾上腺、性腺,从胎儿发育史上来说,最早的先天肾气是在这儿生长起来的,这儿就形成了个肾气的气场。当用意念往那集中,混元气就聚到肾的先天气场里去了,就被加工成有肾气的内容了。这个肾气的内容就是人整个的生命信息,是全息的、先天的生命信息。……
真气是通过丹田的开张作为动力。人的丹田部位有人的先天和后天的强大的气场,这儿的气足了,就能够使全身的气足,经络气束的气就足。咱们一呼吸胸腔里面就在动,丹田里面也在开张(加上练腹式呼吸),就鼓动着气在全身流行,通过三焦之气对全身产生促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