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气八法之第三、四法

                                            抻气

抻气的预备姿势是:两脚并拢,周身中正,两臂侧起至身体两侧,手与脐等高,臂与身体成45°角,立掌,坐腕,手指自然分开。

抻气的动作比较简单。练形神庄第三节时有一个肩胛内合、外开的动作,这个动作大家都会做,抻气的动作和它相仿佛。不过,抻气时,肩胛骨也要往回缩一些,肩部往起拱,往上纵。肩胛往回缩和肩部往上纵是一个动作,同时完成,有的人光做拱肩也行,但不是抬肩,是拱着并且往里挤,好像要把脖子挤住。然后再两肩放松,两手往外抻,外抻时两手不要做成拍打东西的动作。往回一收一一肩 胛往里挤,肩部往起拱;往外一放,两肩放松,两手外抻。这样一放、一收,一抻、一缩,反复地做。每次练习的时间应该不少于14分钟(体弱者7-10分钟)。动作频率不要太慢也不要太快,一般每分钟可以做85- -90次左右。
练抻气的时候两臂要伸直,肘不要弯曲。不要光手上下抻动而肩部不动。把手腕坐起来,手指要回翘,把手掌腆出去。手掌腆出去是掌心与手指根中间的地方往外挺,向外按,不是手心与腕之间的地方往外按;回缩时,腕放松,手指还保持翘的姿势。随着动作的一收、一放,掌心一按、一松。两个手的位置不要低于肚脐,低了,气往下冲,血会往下边聚;稍高一些可以,但不要把臂抬平了,抬平了在收的时候,容易造成只是肩胛部往里挤,往上纵的动作不好做。

抻气可以站着练,也可以坐着练,坐椅子上、坐床上、坐小马扎上都行。坐着练时腰要往前塌。

抻气调动气机很快,只要把腕坐好,手指上翘,随着两手一放一收上下抻动,很快会感到手指“苏–苏一 ”地有 麻胀的感觉,这是气在往外冲,一冲,一冲,开始从指根冲,从指根的手心和手背两侧往外冲,最后从指尖往外冲,感觉指尖也麻酥酥地胀。等到指尖胀得厉害的时候,手指从上翘微微往下一放,再神,气就冲出去了。如果手指翘得不够或早早地就放下来了,气量不够就冲不出去。在肩胛部,一放一收,一抻一缩,动作很简单,做一会儿会感到肩膀的肌肉、脖子后面的两条大筋都酸疼酸疼的,这时一定要坚持住。开始的几分钟很快感到酸疼难忍,活动开了,几分钟以后就好多了,但一定不要停下来,可以把动作放慢一点,动作幅度大一点,一停就前功尽弃。

做抻气的时候注意精神要集中,可以随着音乐的节奏有规律地做,听着音乐,气氛比较活跃,精神可以放松,动作比较容易做,容易坚持,这时要更好地集中精神。集中精神注意两点,一个是闭着眼观察自己动作使保持正确,意念要贯注到动作中去,特别注意动作的整体性,把肩和手联系到一起。肩胛抻缩的时候手指要和膀子抻缩的动作合住,意念手动是膀子带的,肩一纵,手指一翘和肩部合在一起了;出去,膀子一推,从臂下部过去和坐腕结合在一起了。要注体察身体果边的变化。抻气几分钟后不光只有手指有感觉,胳膊有感觉,身体两侧、环跳、会阴部、两条腿都会有感觉,感觉到气在动弹。有人问,为什么光抻上肢而下肢不动呢?因为当胳膊在两侧抻动的时候,会把全身的气都带动起来,使全身的气都抻开、化散开,化散到全身各部。要注意体察这种变化。二是如果在室外练抻气,意念要注意远处,比如天地交合处,也可以注意远处的一个点,这个点很小,集中精神看,认真地看,看,看,意念再往回收,收到身体里边来,注意身体里边,收到意元体中也行,收到混元窍中也行,从里边收,从里边出,要从脑子里边想着自己。这样做,开始动作很大,慢慢慢慢动作可以变得很小,有一点点动作就够,也会感到振动很大,身体里的气一起一伏,一起一伏,从身体两侧到胯,感觉都比较明显,以后可以感到混元窍里边一合一开,一合一开,这就是里边的气和外边联上了,意念一冲,就用形体动作把里边的气引出来了。
有的人说练功没气感,这样一做,马上就可以感觉着了,并且能感觉到气“呼——呼”地在动弹,有的人可能开始觉得有气感,练着练着气感没了,这时把手指使劲往后翘一翘,气感就有了。

                                         拉气

这个拉气和平时做的拉气不完全一样。抻气之后接着做拉气。两手放松,两大臂从体侧回收,肘贴在肋两侧稍往前一点,小臂向前与大臂成直角,两掌心相对。开始拉气时两个手先轻轻揉一下,手中间像抱一个篮球那样大的气球揉动,动作不要太大,揉的时候,肘要贴住肋,但不要使劲顶,就好象用手推着肘在肋上作按摩。然后两个手轻轻向两侧分开,能开多大开多大,差不多平了,再回来,至体前原来抱球的位置。外开——回收——这样反复做。外开——至体侧,开平,掌心向前,肘不要离肋,虎口向上要圆一点,大拇指不要翘起来,平着,与食指在一个方向上,手指自然伸直,不要并得很紧;前合两小臂水平到体前,两臂平行,肘不要离肋,指尖微内收,但不要做成拢气向前的动作。
抻气使周身的气都动了,拉气使身体和周围的气都连上,通过拉气带动身体里的气与外面的气进行开合交换。手在前面时,意念把两手连上;外开时,两手有丝丝拉拉连着的意念,拉开后两手之间还有好多细丝连着。外开是从身体里往外开,身体前边似乎有个气球在胀大,自己抱着这个球,球和身体相联接。外开越大,球胀得越大,…..肘贴在肋上,起个支点的作用。臂往外开时,气可以从肘到身体里边去。两臂往前一合,身体里面就往里收气,再往前合,把中间的气球越压越小,气贯到身体里边去,往隔肌收,往里收,收到命门上边一点。

这就是神气和拉气的练法。总之,拉气着重在意念,抻气要着重注意身体的动作和姿势。两者都要精神集中,注意体会在身体里的变化。特别在做抻气动作时,通过抻气,使气在指、臂、身体通开。通开以后身体里边有感觉了,可以把拳头攥紧,使气不往外走,这样抻气,气一冲就往身体里面挤,会在身体里引起很多变化,仔细去感觉这些变化,慢慢感觉就灵敏了。我们说身体要通透,就得先从气上通,从气上透,然后才能感觉到。气量小,冲不动就感觉不到。等到感觉到气了,对气敏感了,脑子里有了气的印象,以后一想、一寻思,气就过来了。这是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过程。一开始形体引起气动,气动感觉到了,说明灵敏度提高了,意念调动气、支配气的能力也提高了,逐渐意念和气就形成了新的条件反射。以后脑子一动气就动,气一动形体就动。这是通过反复锻炼,头脑中不断打上同一种烙印,都一样,就形成了规律,生命活动的有序化就增强了。
抻气和拉气动作都很优美,别人看了有一种舒服的感觉。别人看了不舒服,可能你的动作哪里不太合度,彼此互相看看,检查一下,或者在太阳下边看着自己的影子练,自己给自己纠正。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