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老师讲开智术之速记速读 3

记忆的机理

第二课  
一、记忆的机理
咱们今天接着讲记忆的机理。昨天我们简单地说了一下,我们从意元体理论来谈记忆的机理的。今天就要把这个全面展开一下。不过要告诉大家,我今天也只是讲个骨架,简单地讲。因为咱们意元体理论内容很多,所以这样就是我讲个简单的骨架,大家回去再认真地全面地复习一下意元体理论。

另外如果有心理学关于学习、记忆方面的内容的,你们可以把那些内容适当地,自己组 合到意元体理论里边来。所以我今天等于是提示性地给同学们讲。 
    昨天我们讲了意元体本身有接受信息,贮存加工信息,以至于发放信息的功能。学习这一部分内容是属于接收和储存的,记忆是包括了接收和储存的接收和储存是意元体本身具有的功能。如果从意元体理论来讲,那个接收信息 实际应该说是什么呢?它接收的是客观事物的整体信息。 
左右脑差异的分析 
    昨天我说了一下即便是我们用感觉器官接收了信息之后,感觉器官从常态智能来讲,它属于事物的局部信息,但是它本身也含有整体信息。因为意元体本身的功能就是个整体信息的。这和我们当代最新的生理学、心理学说左右脑互补,左右脑优势,左脑是属于思维、逻辑语言、文字,右脑是情绪、形象、空间、方位等等。左右脑有个优势的分工。其实在这一点上从我们意元体理论来讲它的实质就不是这样了。因为我们讲意元体它是个整体。可我们现在看到的书上都写着左右脑优势半球,那我们就要问一问,那个高等动物,猴子、猿、猩猩它有左右脑优势半球吗?没有。另外现在那个小孩子刚生下来有左右脑优势半球吗?根据现在的情况,最近得到的消息:不明显。这就说明了左右脑优势半球对人类来说,它是人在整个人类历史发展过程当中,从种族发生史上慢慢形成的。左右脑优势半球对一个人来说是它的个体发生史当中形成的左右脑优势半球。所以我们从意元体理论看左右脑优势半球应该这样看它。而近几年又发现东方人,尤其是中国人和西方人相比左右脑优势半球的比例数差得太多。西方人那个文字是字母拼的,完全是逻辑联系;而东方的好多文字呢,尤其是中国字有形象性。西方的左右脑优势半球据他们的以前统计基本有百分之九十五左右,有百分之五的左右脑优势半球不明显。咱们东方就不是那样了,左右脑优势半球比例数要低得多,不优势半球的比西方要高得多。所以这也就说明了左右脑优势半球对人类来说并不是一个普遍现象,或者说是一个最 基本原则,不这么看。  这个怎么回事情呢?我们在讲意元体形成过程当中讲了,当大脑细胞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它就有了反映客观事物的能力,在高等动物当中它也有这种能力。不过现在的科学界对思维、意识两个词争论不休,有的说思维的概念大,有的说意识的概念大。有的说意识是人才有,有的说思维人才有,说意识动物也有。对思维和意识的概念下得不一样。现在有这么几派不同的说法。当然恩格斯讲意识是人才有,思维动物也有。我们现在就不要裹到这个名词当中去, 因为中国过去也没有意识这个词,也没有思维这个词。有“思”,没有“思维”。过去中国人叫精神。

说精神就是我们这些脑电波呀,心理呀,生理呀,语言呀 思考,决策……过去这些中国都叫精神。所以如果说广义的精神,情绪都应该算到精神活动里边去。精神活动里情绪动物也有,简单的思考动物也有。最近电视不是在演吗,那个猩猩弄个棍伸到蚂蚁窝里边去弄一弄,带点蚂蚁出来吃一吃,把那个树枝的叶撸了去,它不也会找些个工具吗?咱们前几年看那个报纸报道说那个眼镜蛇,他把一个眼镜蛇打死了,那个眼镜蛇是雄的雌的一对,打死一个,如果你不把那个脑袋砸烂了,它的眼睛里面还留下人的形象,剩下的那只它就会追了去,咬死了好几口子。如果它没有思维,人走远了,它怎么可能啊?所以象这些问题呢,思维是一般的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然后它自己再根据它的反映来决定它的行动。所以就有这么个反映过程。所以这个大脑皮层的细胞到了一定数量之后形成一个整体性之后就可以了。

   到了人呢,人就是通过劳动之后,在制造工具的过程中,形成社会联系的过程中,从劳动的产生,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当中,手和脑结合得比较多了,再加上直立促进了人的脑子的特殊发展,脑元体发生了质的变化,就到了人。人之所以成为了人,他就有了语言了,有些个词汇能够代表一定意义的东西了。这个过程是经过漫长的时间形成的,不是一下形成的。所以语言、劳动、社会的联系(这是一回事情)促进了人的生理变化,这样语言产生了。

这样一来脑子里的活动就形成了两种情况。一种就是直接对外在客观事物的形象反映,通过形象进行思维。然后有了语言呢,语言是对那个形象的进一步抽象,就有了根据语言的概念来进行思维,来考察。这是概念的运用。以后到了文字。所以这样人的脑子就有了这样两部分的区别。就使得原来那个统一的意元体对外界客观事物的反映一分为二了。所以这个脑子里边储存的信息量一分为二了。这是在人类发展史的发展过程当中逐步形成的。它为什么现在分成左边右边呢?脑子意元体本来是个整的。脑子本来以脑子为中心的这么一个整体的意元体,现在怎么分成了左右脑呢?它本来运动感觉等都是一样的,这就是因为在劳动过程当中,手和脑子联系得比较密切了。可是为什么出现左右脑这种状况呢?这里边就很简单。因为我们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当中形成了那么个优势反映。比如写字多用右手写。老用右手写,在写字的运动当中右手受左脑的支配,就使得手脑的联系, 手脑的统一性,右手的活动和左脑联系到一起了。他老写字写字……外国人写的那个字母拼音,没那么多东西,完全就字母那个顺序,就记这个东西。完全是个逻辑的堆积,就使得右手和左脑联系到一起了。这么一来就和右边的联系建立得多一点。所以那个意元体当中就是它给打了个烙印。

    咱们昨天不是简单地说了一下嘛,进去事物使意元体里边起反应,意元体里边起反应后,开始时是从有形的质量到脑子里边去,变成能量,留在这儿啦,变成概念,一抽,成为信息了,再从信息在转化能量,再成质量,物质存起来,又到脑子里边去了。就是这么跟它联系到一起的,就这么简单。本来应该是个整体的。形象思维说简单点,从咱们智能功意元体理论来讲,我们思维有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还有实象思维;三个空间,形象第一空间,逻辑第二空间,还有实象空间。其实实象空间就是个整体性的,时空整体的。我们现在脑子里出了个形象,要注意形象和实象不是一回事情。我们脑子里边想起个,回忆个形象来,它是由视觉、听觉等其它感觉在脑子里复合形成的那样的形象。可是我们脑子里边还有种整体的,是我们感觉不到的那样的整体。那个整体既有我们感觉器 官可以感觉到的特征,同时还有另外的特征——整体特征,这样的叫实象。

    所以我们讲意元体有三个空间,形象、逻辑、实象空间。其实意元体一形成,首先是形象、实象空间占主体的。由于我们从人类发展史上就没有认识到实象空间,所以我们不知道脑子里边有个实象空间。因为从高等动物演化到人,从历史发展过程当中(咱们意元体理论都讲过这些问题了)运动器官和脑子联系反映到意元体,是跟这个运动联系到一起的运动思维。我们的感觉器官和意元体联系到一起,慢慢形成形象思维。什么叫形象思维?形象思维也叫感觉思维,由简单的感觉到形象,那是复合的感觉,简单的感觉复合到形象思维。这是我们在发展过程当中形成的。说这是遗传来的,从种族发生史上说是从那个高等动物发展过来的。所以这样我们自然而然的,我们思考当中,已从最早的早期人类,我们的老祖宗它就从动物那儿继承了这种已有的器官功能。在我们脑子里边的意元体的反映过程,动物也有,人也有。但是一旦产生了语言之后,它慢慢就变了,多了内容了。文字产生之后就更多了。所以这样这个思维形成过程是根据我们以前的本能,人体的各种器官本有的功能,这样意元体产生的反应就是本能思维,也叫自然本能。这属于我们意元体的自然本能。器官的本能属于意元体。一旦形成意元体之后,我们生下来之后,只要给这个环境,脑子就会,慢慢就会思维,以后就更会,越来越具体。小孩子一开始的是从形象思维,然后到逻辑思维。也是这样的发展过程。所以左右脑的差异是在人的发展 过程当中,逐步形成的。 
整体性功能例证 
    懂得这个道理了,反过来,我们再看左右脑的差别问题,说什么这个缺陷那个缺陷,其实不是那么回事。每一个人都有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只是你注意不注意的问题。因为形象思维都会,从老祖宗那都会,生下来先有这个东西。可是你没注意它。我突出讲这句话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开智术有好多 要借助形象思维。“哎哟!我不会。”谁都会,没有不会的。只是你没有注意它。本来意元体有了,它就有这种功能。所以我们现在从意元体来讲这个记忆就比较好讲了,非常好讲。因为我们讲意元体有反映性。外界事物可以借助感觉器官反映,也可以借助意元体本身直接反映客观事物。咱们意元体理论讲过这个问题了:可以借助感觉器官反映外界事物,也可以通过意元体直接反映客观事物,而且这两者往往是相并而行的。当我们的感觉器官还没那么发达的时候,还不那么会用的时候,这个整体的特异功能的那种反映已经在起作用了。 所以这些问题大家一定要从道理上认清楚。

1小孩学语言 
    现在很多外国的研究说成人学外语很不好学。可这小孩子你不用教他,不用教语法,也不用教字母,他从一岁左右开始说话,这么一二年就会说话了,哪国语都行。大家可要注意,不是一个小孩子会几十国语。一个刚生下来的婴儿,你把他放到哪国,他就学会说哪国语。你看是不是哪国语都会说?哪国语 都会说。所以外国就觉得奇怪,这是怎么回事呢?什么道理呢?现在西方就说脑子里有个语言结构。那你中国的语言结构和日本的语言结构一样吗?德国的语言结构和英国的语言结构一样吗?和法国一样吗?不一样。可婴儿学起来都非常简单。怪事!到了两三岁之后讲话就基本符合语法要求。你说怪不怪!所以 这个西方研究科学的就说这是怎么回事?是什么道理呢?康德说的“先验论”, 人一生下来之后,那个脑子先验了以后……是不是那个样子呢?就搞不清,总得研究它。这从意元体理论就非常好解释。什么道理呢?我们讲一个概念,一个词汇,它是对一个事物的抽象。我们说一个杯子,我们中国人叫杯子,外国人就不叫杯子。反正你得叫个词吧。你安排一个符号,说的语言,发的声音不 一样,你写的字那个字母不一样,但是你说的“杯子”那个实质是一个事情,所 以当你一说“杯子”的时候,你脑子里的时空信息就包括在它信息里边了。而那个婴儿生下来之后,脑子里空空荡荡的,那个意元体对外边很好接收。你这一说:杯子。他听不懂叫杯子。什么叫杯子?什么叫杯子也不知道。但脑子一接 进去,欸!这个一进去,脑子里有它了。你这叫:杯子。他慢慢听听听……,
他就要想模仿那个发音。一模仿那个发音,好,舌头口腔啦就起变化了。脑子里就和它联系到一起了,而且和那个东西联系到一起了。大人再拿个杯子,叫 他拿个杯子来,他就拿杯子去了。“你给我拿杯子去,你得去拿杯子。”一句 话:你去拿杯子。小孩子没那么多反应,最核心。你说:“你去拿杯子。”脑子里有一整套信息,这就是时空信息。这杯子在这,你得去把它拿过来。你去拿杯子,拿过来这个过程的时空信息在你脑子里都有。他的意元体首先接触到这 一套东西。他不会说那么多。他说杯——杯——杯……杯什么呀?他说话的时候往往就是一个句子里最关键的东西。你说拿杯子去,你跟他说:拿杯杯去。 他不说你拿,你拿,他说杯——杯……因为最关键的是这个杯杯。咱们这个语言中有时候动词是关键的东西。说这个杯子是个宾语。可你说把它拿过来,把杯子拿过来。实际是个杯子的运动,至于是谁让它运动的,那是次要的。这个杯子运动过来,你拿过来,他拿过来,它自动过来,你把它扔过来,都是它过来了。所以在他这儿就是个杯杯。抓住最主要的东西,以后再慢慢扩展。它是这样来的,所以懂得这个道理之后,学哪国语言,哪国语言语言也是这个杯杯 过来呀。你只是说的声音不一样。 

2抚宁口音 
    你看咱们抚宁县都是这口音:我家买个小猪,花了呃伯呃,花了二百二买 了个小猪哇!一开始来我就觉得奇怪,怎么这儿都大舌头呢?一交谈,好多都大舌头,他们的干部也大舌头。我说这儿怎么尽产大舌头?欸!完了我一想,什么道理?欸!这就是意识主宰生命活动。什么道理呢?从小都那么听,呃伯呃,说二百二都是呃伯呃,跟着大人那么说,说的时间长了,舌头就拐不过来弯了。这就是意识主宰生命活动,很简单的一个道理。你这个生命活动好多器 官都受到意识的影响,你很多的器官的发育都受到意识的影响。 
    所以懂得这个道理之后,那就不仅仅是我们要学习,学习学、记忆学的问题了。这个脑子里边的精神活动对生命活动有着直接影响!所以我给同学们讲这就不仅仅是只讲个学习、记忆、开智的问题,要从根本上来加强对意元体理论的认识。如果我把开智书那些道理方法给讲一讲的话,大家就不需要我给讲啦,你们自己买本开智书看看就行了,看了以后也没什么特殊。这样就能把外面的那些知识用意元体理论给它统帅起来,使意元体理论渗透到各个角落里边去。

    所以我们讲智能气功科学是个整体的,它的触角能伸到不同的领域里边去。就得把意元体理论的触角伸到学习学里边去,学习学的速读速记,伸到这 里边来。你要掌握它这个实质。 

3婴幼儿学习  
    还是书归正传,咱们接着来,别老说“呃伯呃”不行。所以这个形象打进去了,在意元体里边有反映了,而这个反映是意元体本身具有的功能。只要你外界有信息它就能进来,有多少信息都能进来。它这个进来,大家可要注意,它不是一点一点进来的。一下就进来,意元体里边一下就进去了。但是我们要通过感觉器官,眼睛看,一点一点往里走;耳朵听,一点一点往里走。可那个信息量,你在这儿想什么事情,一个什么工作或者一个什么事情,你要一说,脑子一构思,你想的一整套东西,好了!这个意元体它就能够接收了。你看很多小孩婴幼儿,六七个月,不到一岁的时候,这个妈妈一来,妈妈一走路,他就听出得了,感知得了。妈妈那一说话,欸!就行了。来个生人,就坏(不接 受)了。等着:“妈妈要来喂奶了。”妈妈还没来呢,他这个小嘴就嘬上了。什么道理呢?他把那个全部信息给接收进去了。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个婴幼儿能够理解大人的简单的语言。我们有时候不能(会)给小孩讲那么多。拿个东西,拿个哗哩棒棰:给你个哗哩棒棰(我们老家就叫哗哩棒棰,一摇哗哩哗哩,挺 好的)。你要这么说:“小乖乖,我给你买了个哗哩棒,给你拿着玩。”六七个 月的孩子就傻眼了。拿着哗哩棒说:“给,给你个棒棒,棒棒。”哗哩哗哩。你说个棒棒,把棒棒给他,他就把你意识里思考的东西接收到了,

    所以这就是意元体对信息的整体接收。我们的每个小孩子都有这个功能。除非他生下来就是个白痴,脑积水。那就麻烦了。只要是正常的婴儿都有这个功能。所以有的时候,母亲心情一不高兴,孩子也哭,为什么?你意识那个混元气出来影响他 了。“那庞老师,这不算学习学。”这不算学习学?小孩子怎么学会说话?怎么学会干事?这才是真正的学习学呢!从小时候就学上了,不知不觉就学上了。 学语言、学文字、学处理事情、学什么爱好。 

4家庭影响  
   为什么说家里大人喜欢干什么小孩就什么擅长哪?他整天干整天干,打上了很多烙印,不知不觉脑子里有这个东西了。这就是接收了东西之后,脑子打上烙印了,这就是学习,这就是记忆,将来他就会处理。就这么简单。原来我们老家农村有几家做副业的,家里开皮铺的。把什么牛皮、羊皮、驴皮熟一熟呀,从生皮子变成熟皮子,那个革就软了,做各种东西呀,欸!他们的孩子都会干这个。有的是家里做豆腐丝的,他们的孩子就会做豆腐丝;他们家会做粉条的,他就会做粉条;有的家里是编席子的,他们家孩子就会编席子。没有人教他,他就会。他打小在接触这个东西呀,他这一下把这个形象思维全进去了。他都会,他弄得也挺熟练,别人好多学还学不到他那么熟。这就是把这个 信息给进去了,打上烙印了。  可是我们不会的东西,等我们成年人了,你要学一门外语,又要学字母,又要练发音,又要学语法,这一大套,还怎么变着来劲吧。教孩子说话没这么 教的:“乖乖,这句话得这么说,乖乖,我这叫你呢!叫妈妈叫乖乖……你要这 么学就符合语法规定。你去给我拿东西,妈妈给你喂奶……”,有这么教的吗?绝对没有。这么教的孩子得是神经病了。没那么教的。你说学外语这么教,孩 子大了得是神经病。

  所以象这些问题是思维方法,懂得这个意元体理论了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我们这个语言的学习,现在就每个人说打进去的一辈子的基础。对人类来讲它是人类的后天,对你来说这是个基础。爸爸妈妈给你给条件,你自己的先天是人类的后天。所以现在发展到这个阶段了,人都会思维了,尤其现在都有文化知识了,这是人一生下来的环境。一生下来就在这个环境当中,脑子里就进去那么多烙印。而这些烙印是怎么形成的呢?周围的环境来给你造成的。周围的环境是个什么功能呢?是常态功能。所以在人类发展过程当中把常态功能发展了,原来那个整体的那一部分功能因为没人教,人类也不认识,它就没有发展。

   所以现在用感觉器官接收事物,形象思维发展了;使用语言,逻辑思维也发展了;而整体思维人类不认识它,所以它就没有得到发展。我们现在要讲开智术,既要开发人类已有的这些个智慧,还要把整体思维的能力,意元体具有的特殊功能把它给开发出来。这是我们讲的开智术和社会上讲的开智术的不 同点。  为什么给大家讲这个道理?基础知识!懂得这个道理了,所以我们讲成年 人了就不能象教小孩子那么教了。说学记忆:你要记记,你要练练……。那是不行的。因为我们已经有了语言、逻辑思维的基础了,就在这个基础上你如何来搞记忆所以前面我们讲了,这个记忆是意元体接受信息,到加工信息以至于储存信息。当你一回忆是从记忆库里边再提取出来。我们说现在关键是:速记
    速读的关键是记。你读得快记不住也是白读。你一分钟读十万字,说什么?不知道。那跟不读不一样吗?读了关键得记住。其实可不是记住,每个人不学,你有意元体它就记住了,它里边就记上了。昨天不是说了吗,事物一反映,不管你是有意识的也好,没意识的也好,意元体本身就具有这功能。跟个镜子一样,人一来,欸!里边就显出来了。张三来显张三,李四来显李四,丑的来显丑的,俊的来显俊的,俊的丑的一块来,一块显。这是反映嘛,周围有事物就反映进去了。原来反映进去之后再加上从质变能,能变气,再从信息变成能,再变成物质贮存起来。它是个自然过程。关键是你记住了。什么算你记住了呢?一回忆,一想,能把它想起来,这才叫记住了。这是想起来什么问题呢?就是把脑子里边入了记忆库的东西再拿出来,叫提取信息。实际上关键是个提取信息的问题。能不能再把它提出来。

   所以这个记忆术得增强提取能力。这是我们意元体理论讲记忆和现代科学讲记忆不一样的地方。这是个新的观点。关键是得提得出来。当然现代科学心理学里边也讲提取,但是它们没有把它拿到 那个高度。 
5催眠术 6印度人 7杨剃头 
    因为我们意元体里边能反映进去。反映得好到什么程度呢?咱们一般的人能看见、听见、快看、快听。咱们昨天讲的例子是没有有意看、没有有意听,过去的事,一催眠,欸!也行了。前几天,我看到印度的材料,有个人他可以从一个特殊的激发出了功能,可以说很多语言。你可以问他什么,他一愣,然后马上就说。很多语言,很多知识都可以讲。所以有的人可以把空间的信息给抓过来。咱们讲课还讲过杨剃头,四川的。他也没文化。你要问他一本书,只 要你看过的,拿本书来,你说哪页,他就给你说得上来。说:“你看过吗?”“你 看了还要我看?”所以意元体有这样的能力。那我们怎么没有呢?我们还没开发出来,我们把它掩盖了。所以我们搞开智术。信息一来打进脑子里边去了,普 通人就是通过感觉器官。其实在你的感觉器官接触的一刹那,啪!脑子里的意元体跟照相一样。可现在我们人呢是一点一点的记,就跟画画一样,一笔一笔的 画。而意元体照相,整体就有了。你还能把它提出来呀? 

现代科学对记忆的认识 
    所以现在心理学就提名词了。你看东西,记忆有三种。什么瞬间记忆,一刹那之间,一眨巴眼,也叫感觉记忆。能维持视觉的感觉记忆一秒钟,听觉的记忆两秒钟。它里边可以集合很多东西,里边的很多信息一下给保存起来了。第二种是短时记忆,从瞬间记忆转化到短时记忆能维持二十秒。从瞬时记忆里
边的很多信息能转化到短时记忆里边就不多了。一下能转多少呢?差不多一个信息量就能转过来平均是五到九,平均是七,能保持二十秒。然后再一转,转成长期记忆。转到长期记忆里边多长时间就不知道了。现在是这么个讲法。而且说研究出来了,从短期记忆往长期记忆转的时候跟海马有关系。如果现在把海马破坏了,短期记忆就不能转化成长期记忆了。你现在把海马破坏了,以前的事能记住,再进去的东西就不能转成长期记忆了。现在心理学简单地说基本 就是这么些知识。当然还有很多其他内容,后边还要讲这些问题。 
混元整体理论的解释 
象这些问题咱们不这么讲。怎么讲?一下就进去了,照进去了,都有了, 就看你能不能提取出来了。  现在这个瞬间记忆,感觉记忆有的说是感觉器官的记忆,有的说是感觉器官到脑子里边那儿的记忆,我们都不这么讲。因为它从感觉器官到脑子里边进去得很多,你要把它提取出来,你没那么大能量,你现在不好提取出来,那是一个整体。拿现在心理学记忆学来说,因为一个储存量,一个短期记忆给你很多。到底多到多少?不知道。反正多到二三十个是不成问题。一看它,进去,有的以为短期记忆就五到九个,就这么多,你搞得不是那么多,十几个。但是你怎么记呀?就搞实验,把这个符号搞成几行,一行四五个,两行三行的话如果是一下一个记忆量,转到短期记忆里边去,五个到七个,我给你搞成三行,一行五个,不是十五个了吗?不是打破那个才五到九转到短期记忆了吗?超过 它了嘛。  但是你怎么才能超过它呢。就看这个瞬时记忆到底怎么样。你搞实验设计,搞个三行四行,告诉你,我这一个幕布一开,马上一停,一停的时候就告诉你一二三四,有几个响声,声音不一样,什么样的响声代表哪一行,这儿一开,那儿马上一响,你这一说,欸!就把那一行说得很清楚。这就说明在瞬间记忆中,脑子都记住了。但是你一说上来,这一秒钟就不够使唤了,他就记不住了,拿不出来了。不是没记住,是拿不出来了。那我多搞点行不行?搞上二三十行,拿什么作标志呀?搞这样的声音行吗?那不行,你没法区别。脑子得区别这个,你录进去的东西得有个可以检测的东西,供检测,然后去找。他这个反应就过不来了。但是通过这样的实验证明了在瞬间记忆中那个记忆量很 多,不是五到九个,平均到七个。  当时你很快,脑子里边马上找它,这出来了。有的同学就会找它。完了一找它,欸!里边空空亮亮的,那个感觉就很好。因为咱们组着场呢!你一回忆,一想,脑子一静,欸!脑子里面整体的进来了。脑子这一查它,一晃,欸!一整套,一下子显现出来了。如果你的能力强,反映得很明确,可以把那个信息量保留下来。这不解决问题了吗?可我们就是不习惯这一点,都习惯了眼睛看呐,看呐,把眼珠瞪得很大,恨不能把眼珠掉到那书本上去。这么瞪着眼睛,那就坏了。你不能使劲瞪着那么看去,放松一点,让意元体里边多起点反映。要注意咱们昨天讲的级联放大效应。我们眼睛有很多级联放大效应,你这一放大,那个视觉生物电脉冲传进去太强化了,进去一拼一呈像,光线特别强,把别的掩盖住了。整体那个重叠不好重叠了。因为咱们意元体是有无数个层面呐,进去一层一层的,很多层,无数层。如果一层我抓上一百个信息,我 里边是无数层,那就无数个一百。你瞪大眼睛接收光线,呜——好了等着吧,那个光转化成实体物质运走了,你再清凉,再静。你这反应就太慢了。这就把原来意元体的整体特性给破坏了。

因为到那个短时记忆二十秒它就把瞬时记忆丢了很多了,过不来了,脑子对它没印象,提不出来了。能提出五到九个短期记忆里边来了。但是它是在很短时间内就反应过来了,它不是慢慢过来的,它从那个瞬时记忆一下子到短期记忆,很快就调过来了。你一动,过来了。这就是为什么将来老师们教你们速读法,要求读得快。你读得很快,赶不上它,它比你还快,它那是光速的,快得很。所以你眼珠再动得怎么快,它里边那个从瞬间记忆到短期记忆的转化它可以反应得很快。

    所以象这些问题从意元体理论 就非常好解释。  这个记忆我们讲了,从意元体的原始混元气要转化成实体性物质储存起来。这一点我们意元体理论讲了,它是在脑中心那一块。脑中心我们说可不是那一点,不是。脑中心是脑子那一块。你看那个海马就在脑中心那个位置那儿差不多,它在那儿进行,中心点在那儿,集中变化也在那。在那产生物质之后,它再运走,运到有关的地方储存起来,属于哪个部分的就运到哪个部分去。它不是都储存在海马那儿。它在那儿发生物质变化,再运走,分隔储存起来。象这些道理,从咱们查到的生理学、心理学里边,这个生理变化,它里边的那个分子变化过程,有好多是一致的,我们意元体理论讲跟它是一致的。

   所以记忆就是你怎么样让它把整体进来的信息少受干扰,怎么样提取出来,要敏 感点。 
二、如何记忆 
从常态入手练两常 
    就解决这个问题。那怎么能够使进去的东西反映大呢?意元体那一部分我们现在还解决不了,现在功能还不够啊。有这功能我们往这一呆,欸!你就什么都知道了,你想什么就可以知道了,我们的功能就可以出来了。我们的好多功能还没出来。一下子拿进去,意元体里边进去那么多还做不到。所以我们现
在同样还得借助常态智能里边的好多知识和手段。这就是我们现在从混元整体理论讲的这个意识活动,讲开智术,既要注意超常的,又要注意常态的。这两 者是相并而行的。而且是以常态的为入手方法。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