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智的训练方法
第三课 开智的训练方法
今天咱们开智课的第三课。今天主要结合我们意元体理论从方法上来讲开 智。 前边我们讲了意元体是个整体性的,它在脑子里边反映事物是整体的,然后把脑子意元体里边反映的信息再集中,变成物质,由物质再储存到脑子里边去。简单来讲嘛,记忆过程是这个样子。我们怎么样才能更好的来学习、更好的来记忆。尽管我们说开智术里边包括了速读、速记这两种开智的方法,其实这是一回事。目的都是要更多更快地来学习,把更多的信息储存到脑子里边去,达到记忆,记住了还得能拿出来,记得牢靠。是这么个问题。
所以这样呢我们就不是分开速记、速读这么讲了,具体方法老师们都讲了。我这讲就从混 元整体理论、意元体理论来讲这些问题。 看书 首先我们要讲学习。一般来说我们学习知识,因为学习知识自己看书也好,老师讲课也好,它必然是通过教学或者是通过写的书。写出这一个知识系统的全部内容,它讲的整体,讲的整个的过程是一个整体。一本书是一个整体,但是这一个整体呢它必然划成若干部分,若干章节。每一个章节它又是一个小的整体。所以我们同学们将来你要是看书呀,学习呀,或者是听课呀,你这一堂课,老师讲了一个小的单元,这个单元可以是大单元的一部分,也可以是一个独立的单元,但是它必然有它的整体性。
所以希望我们同学们对于 识要这样去认识它,还没学会你就想:哦,我学的是一个整体。比如你要看一本书,小说也好,知识也好不管是什么东西,这一本书如果是写得非常好的书,而且是比较好的书,它一定是从结构上到内容上配合得非常的好。这样一个整体。你首先要想,我要学习一个整体知识,从那个整体知识怎么去把握它,要学得快。一本书我要把它学下来,要学得快,你就需要掌握那么几个原则。首先是觉得是一个整体,然后你看看这本书,有的好的书,它这本书的名字就应该是对于这本书的最简单、最精华的概括。咱们《智能气功科学概论》、《智能气功科学精义》、《智能气功功法学》,这本书的名称本身就是对这本书的内容的高度的概括。然后就是,我讲的这是一般的知识啊,我讲完了之后,我
再从咱们整体观上讲讲。然后你就要看一看它的目录。你看了这一本书的书名了,先想一想,从这个书名上我能猜出什么东西来呢?先想一想,猜一猜。脑子转一转,猜一猜。漫无边际地猜一猜。那真是一点边际也没有。
然后你再看看目录。把目录一看的话呢,它这个书里多少章,多少节,哪些节讲什么问题。这个内容就有了。然后再跟你想象想一想,哦哟!太出乎所料了。不是那么回事。所以你这么一惊奇呢,你再看那个目录,目录在脑子里面的印象就比较深。如果你要没这么想,就这么翻目录,可能大概齐就过去了。可是这么一 看呢,哦!和我想的不一样。所以你把这个目录全看一遍,看完了一遍之后,你脑子又在想回忆一下:哦!这是一个整体系统,是怎么个状况呢?就再想一想。所以这样一想呢,就有的放矢了。就不再是单单的就凭着那个书名来漫无边际地那么想了。欸!有这么一个目录的一个框架了。这一想,先想这个目录,想一想多少章,每一章有几节,每一节里边讲了几个问题,你先把这个想一想。其实象这个东西,尤其是我们有了文化基础的人读书都要这么读。这样将来你再读书,等我讲完了以后,我再总结这个问题。一定要这么去想一想,想完了之后,你看一看,有序言,有前言没有,有的序言里边是介绍作者,结合着作者来谈这本书的价值。有的是直接谈这本书的价值,它的成就。
所以这样呢你再看看那个序言和前言呢,就对你看的那个目录就更深化了一下,它那里边呢往往从那个序言和前言当中就把这本书里边最关键、最根本的重点在哪给突出出来了。如果后边再有跋,后边还有后记,你再看一看,结合着前言和后记突出的东西,再想一想那个目录,这一本书的整体状况。所以这样呢,书还没有看你就对这本书的整体内容你就有了,这一本书重点在哪。咱们这不是学基础知识,是一般的介绍。你从这个目录、前言或者跋就可以看到这本书哪儿是重点,哪些个章节是重点。
所以一般科技书籍、知识书籍这么看。小说就不这么看了啊。小说写的有故事情节,这不算。它最根本的在哪?你应该怎么办?先读那几章最关键的千千万万别那么按部就班地下来。这么就太费劲了,你把那个最关键的读一下,但是读得要速读,快读。很快地那么读一下。你就等于是有了个重点了。然后你再每一章、每一节地去读。有的书呢每一章后边有小节,所以这里边每一章开头有这么几句话,每一节开头也有这么几句话,这往往是最关键的地方。你要看一篇挺长的论文,你先看那个论文的提要,有的是每一章里边有那个提要。先把那个提要看一看。看的时候你同样的是要想一下,想一想,先简单地想一想,每一部分你都得先想一想。我这么讲就不是
讲的速读的问题了。就是既有速读又有速记。怎么更好地掌握这一本书的内容?
因为咱们讲整体嘛,讲混元整体理论嘛。脑子里是一个整体,脑子这儿一 构思,从这弄起来。 如果你能这样掌握一个整体了,你再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们讲具体速读技术,咱们讲过了,老师们讲过这些问题,我这就不讲那些具体方法。后边也有谈具体方法的,但我是结合着意元体理论来讲这些问题。
所以说读书的方法,读书的时候,我们有了速读的基础了。你比如说你一分钟能读到两千字到三千 字,我建议你每次读五千字到一万字。“我一分钟能读五千字。”欸!你就读五千字,一分钟完了。怎么办呢,反正最多也不要超过一万字。想一想,一个小单元读完了,快读。比如说你一分钟读三千字,我读了一万字,三分钟读完了。一完了,一闭眼,一想:这一节,这个单元是什么内容呢?脑子里很快地一想,把那个,你看,原来那个目录你读过了,这样的话,一想就把它在脑子那儿重复一下,加深了印象。看你掌握了多少,然后再看一遍。这不是看小说。看小说就别这么看了。因为你要学知识去,所以你要会这样读书,你这个书就掌握得很好。咱们就不要说别的吧。就一分钟读三千字,读一万字三分钟你想一遍,就算你读得慢,五分钟,再多算点,六分钟,或者再多算点,七分钟。然后看一遍,想一遍,再看一遍又三分钟。十分钟你就基本读个一万字,差不多,大的基本精神你就掌握了。这样十个什么速度呢?一分钟一千字,一个钟头六万字。一天看八个钟头的书,六八四十八万字。
咱们那个讲义两本。而且不是一般的看完了就完了,而是基本上掌握了。你还不要说一天看个五十万来字,你就一天看上三十万字能把它掌握了,那我们要学习,你说得学多少知识吧。不要小看这个东西。哎呀!一分钟才一千字。你一千字一千字老这么往上加,这个知识就来了。恐怕平时我们一分钟也掌握不了一千字。所以我现在不是不让同学们速读,不是。那你一分钟能读五千字不是更好吗?一分钟五千字,读一遍,想一遍,再读一遍,三遍有六分钟就完了。最多七八分钟,你 一万字就完了。那不更快,不也好吗?那就更好。所以那个读书得这样去读。 当然我还要建议你,你不要一个钟头那么哗————下来,八个钟头下来,那么去读。我又给你们打折扣了。一般来说读到一个钟头左右就得停一停,休息休息。我是不赞成那种疲劳战术。
从现代心理学来讲,脑力劳动这么连续四五十分钟、一个钟头以后,效率就低了。这是从普通人来说。咱们学校里一般是四十五分钟一节课。这是有根据的,不是随便安排的。四十五分钟到一个钟头他就疲劳了,你就得休息一下,好多人说休息一下,休息十分钟。你再拿出五分钟来,把这一个钟头的再回忆一下,然后再看书。因为再这个时候的话,一般一个钟头以后,你要休息十分钟,休息十分钟之后你再回忆它。一般休息七分钟到十分钟以后,最多不超过一刻钟,这时回忆东西效果是最好的。要掌握这些个关键,生理性能的关键。
所以这样读书你就快了,掌握也事半功倍了。有人说我看了记不住啊!看书记不住跟这个方法有关系。
所以就这么个简单的读书方法,你要掌握了它,就这么做,那就比普通读书要快了。你 自己也掌握得好了。这是从简单的读书方法来讲。 上学听课 说我是上学的,讲课的,中专班的同学讲课的。这里边你要注意,你一定要集中精神听。如果你这开小差了,好了,脑子没印象,有的老师讲的话可能不是每句话都那么重要,正赶上你开小差的那一会儿,老师讲了那么几句重要的,你没听着。那麻烦啦!好多你就连不上了。
所以一般来说呢,这个当学生一定要注意老师讲课。注意老师讲课也有方法。这个方法是什么呢?一般的好的老师,他讲一个题目,讲了之后,他一个题一个题给你写一下,讲完了之后还要总结一下,或者一堂课还要总结一下,或者是一开始说,今天咱们这堂课讲什么,把那个题目给说一说,完了之后给总结一下。这跟咱们读书一样,一开头老师讲的是提示性的。后面总结又把前面总结一下。这两点你要把它抓 住。
再有就是你要会主动听课。听课不是被动听,要主动听。应该说老师正规 的讲课,今天讲什么,给划个表……。咱们在师资班没这么讲,因为我是竹筒 倒豆子,咕噜咕噜咕噜咕噜……赶紧往外倒,给倒就是。
所以那是不符合讲课 的要求。有时候给总结一下,有的时候就没那么去搞。因为那个时候时间紧,再一个的话说个不客气的话,讲的那个课,那不是给同学们听的。是讲给谁听的?是讲给老师们听的。为什么那样讲课呢?因为老师们跟同学们一块来听课,我不可能再给老师们再讲一次课,也没那个机会,也没那个时间。以前咱们那个老师在城里,那会不叫中专班,叫师资班。就是把我们培训部的老师拿来就到师资班来当老师了。他们也是第一次听课。他们最多就学了三个月的教练员班,学了搞上二年。所以那时同学们对老师们有意见。我说同学们别对老师们有意见,他们这也是一块跟你们来听课的,他们也是第一次听。所以那个时候呢,为了把那个知识有关的快点把它搞出来,弄起来,是这么个问题。实际二年的这个班呐讲那些课,把我们那个课压缩到三分之一差不多。因为以后没时间了,没办法搞啊!因为讲课的话,一下讲那么多,咱们那个课如果是搞本科生差不多,本科生五年差不多。所以那个时候讲课符合不了这样讲课的要 求。因为讲课的老师不能象我那时候讲那么快。哒哒哒……听得都跟不上了。
有时候讲课我还故意说慢点:“你们听清楚没有?”故意把它说慢一点。按道理来讲,老师讲课他应该是板书在黑板上写一下,讲什么问题,黑板上写一下。 当老师写这个题的时候,你自己就要主动地想一想:“他要讲什么呀?”
所以当老师有重要的字要写一下,或者老师擦黑板的时候,你怎么办呢?你就要认真地把他前面讲的材料回忆一下。那就不是光简单的那么呆着了。他那讲课你总得动动脑子。他那写小题目,要讲什么,你想一想,能不能想得到?想不到你脑子也很快的想一下,讲什么呢?脑子一转,他再讲接收能量就多了。他在写重要字的时候,或者他擦黑板要写下一个题的时候,你可以把前边回忆一下,有时间回忆完了再想这个问题。所以这就叫做主动听讲。有的同学光顾记笔记了,光顾记笔记就麻烦了。你应该是听懂了,关键是你要听懂。记笔记的话,
前些日子我上北京去,跟几个孩子们谈,亲戚的孩子,我说你们记笔记别记那么整齐,写得看得懂就行了。拿起笔,咚咚咚咚,一划拉,听着,我动脑子 想。他们说:“哎呀!不行呀!得查我们笔记呢,笔记不整齐不行哪!非得要笔 记,笔记要整齐。”我说你们是小学生?到了中学还要这个,大学生还要这个?你小学生要整齐还行。我说起码到了高中老师恐怕就不查笔记了吧?恐怕顶多初中查笔记,到了高中恐怕就不查笔记了。所以听课的时候你千千万万别把那个笔记写得那个整整齐齐,真漂亮啊!又不是搞对象,你要它漂亮不漂亮干什么?谁跟字搞对象,对不对?你写的字你认得就行,搞暗号也行,画个圈、打个点也行。所以以前我就记笔记的时候呢,我自己造字。经常用的,比如资产阶级四个字,我就一个字就完了,就造个字,上边一个次下边一竖一拐拉,就这就是。所以你不要把很多记到笔记上去,你自己懂了就行。所以我那笔记别人一看你这是什么?天书?嗨!我的书不是让你们看的,我自己知道就行了。笔记是自己看的嘛。所以千千万万不要说这个不整齐啦,那个不标准啦。没那么多说的。你自己看得懂就行。把那更多的精力干什么呢,用到老师讲的材料上来。你把它理解了,懂得了,化了。
所以这一点呐非常的关键。我记得我们毕业之后,我们一周年返校去,让我们给下一个年级的介绍学习经验,我就讲了这个问题。你不要把笔记记得那么漂亮,就集中精神听,要想,回忆,想下 面。另外就是这一堂课完了之后,一拉铃——我上初中的时候,那时候还没有注意,因为初中功课也不那么紧,学完课就考学就完了。一下课,哧溜就跑了去,抢乒乓案子去,打乒乓球。等学医了,学专业知识了,哎呀!知识太多了。到了北京的话,又是土乡梆子,乡巴佬。哪儿地?定兴那地。我们的口音很厉害,人家都瞧不起。所以就必须学得好点。所以下课就不哧溜那么跑了。可怎么办呢?一下课,铃儿一响,把书本一合,还这坐着,想一想这堂课讲的什么?有这么一两分钟,最多用不了三分钟,一堂课讲的什么,刚完了,脑子一转,哎!行了。因为快下课了,老师还给总结总结,你自己又一想,好了就行了。这样你就把这一堂课,老师讲的时候你回忆、注意、想象,刚一下课又回忆一遍,等于是你把老师讲的课回忆了两到三遍。最多可以到四遍到五遍。
可以这样来去反复复习它去。所以到了晚上搞自习了,那时我们是一天六节 课,一天上三门课,晚上都要把这三门课都复习一遍。根据每天课程的难易程度,平均分配时间,因为上课你集中精神注意听了,你有那么去回忆了。
所以老师讲的课印象都比较深,晚上搞自习的时候怎么办,看书的时候怎么办呢?先不要翻笔记,不要翻书,有书也不要翻,笔记也不翻,一坐,闭着眼一想:讲的什么?想完了之后,翻开笔记本,一字不拉的往下看。看一看你想的时候丢了什么东西,你看笔记的时候,对照你刚才想的时候,哪一堆我没想着。一翻笔记,欸!这儿刚才我没想着,所以这样的看一遍书的话,那就不一样了。
欸!这儿我想着了,一想着了这儿很快就过去了。到了这儿没想着,是什么呀?再看一遍,印象就深了。把这一遍看完了,因为两堂课的笔记用不了那么长时间,一般用不了二三十分钟就完了,完了以后再闭着眼睛又一想。
所以我是三遍复习法。哎呀!我不行,我想不起来呀,为什么想不起来呢?就是因为你上课的时候你没能按照我那种积极听课的方法。你那听课不积极,精神不注意,所以这样就是呢,你只要是上课没有集中精神,老师讲的下课了好多想不
起来。白浪费时间了。再看一遍书,看笔记,一看时间又过去了,你没时间想了,三遍复习法你做不到了。如果你能按照我那种听课的方法,一般来说,到了晚上你回忆的时候最少能够回忆到百分之七十以上。老师讲的内容能回忆到百分之七十以上,好的能到百分之九十以上。所以这样你就有时间了。一闭 眼,哗——一会儿想完了,再看笔记,很快又一遍想完了,还有时间。你把这三门课程安排在一天晚上,两堂自习九十分钟,一门课平均三十分钟,你还有时间,你还可以复习旧课,把原来的课复习一下。到了考试的时候根本就不需要准备,还需要准备?一学期把这个课复习了几遍了?到了考试前停课,停两个礼拜。停课以后,没事就去玩。所以关键在主动积极听课。所以这样就要加上三遍复习,然后对旧课一点一点循环复习。这课完了以后还有时间,看到哪,把这复习一遍。压上,下次再这么搞。所以整体的安安静静。去当学生 啊,如果这么去做那就绝对没有问题。
自己主动安定心神
哎呀!我听不进去呀!听不进,我脑子乱哪,欸!原来同学们给我提这个问题,我没法解答。我也没办法。那你好好听。我听不进去呀!咱们现在有办法。一上课,一拉铃,这儿一坐。你自己一定不要等拉铃了再往教室跑。下了课嘛,活动活动,溜达溜达,干事去。不等拉铃了,往那一坐,把书本往那一
放,把书本打开在那儿呆着。说老师不让看书本。不让看书本你就别看。有时候你最好在早自习把你那个要讲的课预习一下。今天上午讲什么课,你先预习一下。预习一下:今天讲什么课?你脑子先出概念了,这就好想。大概齐这么做,很快就做了。到了课堂上,铃——,这儿一拉铃,你这安安静静地呆着, 让你自己安静,安静,再安静。
组场开合拉气放松精神调整精神状态
所以很多时候啊,没事的时候,你可以在那开合拉气呀。开合拉气,开合拉气。拉拉气。这都可以,这是把心神安定下来。很多同学都是急急忙忙往这儿跑,他不是这么心安理得的来听课。老师都讲课了,他这小兔子还蹦呢,嘣嘣嘣!心里跟踹了个小兔子一样,那听得进去了?安静下来。如果老师们将来能够懂得,说我们这是要安静听课,要放松,放松学习,放松学习法。
原来的人的科学组场学习方法、组场讲课。老师来了之后:安静,放松,安静,头部放 松,额部放松,颈项放松,胸背放松……。他会来这么一套那就更好,开合拉 气,用上这么三分钟,那学生的入静程度,精神集中程度都会变了。“那老师他 不会搞!”那你自己给自己搞,把精神调剂一番,如果你早晨或是在老师讲课之 前,你做了一点预习,你大概齐的翻了翻。老师一讲课呢,一想……老师讲什么话什么题目,讲的什么题目怎么能想呢?因为做了预习了。但是这样你掌握这些东西就容易了。往往是良性循环的时候,车轴越转越快,这个镜子越擦越亮,光溜溜的。你越是预习听课好,晚上自习就复习更好,这旧课掌握得更好。所以今天上午要开课的话呢,你就不要怕老师提问题。老师要提问怎么办呢、要小考怎么办呢?就不害怕了。老师进来前把那些课翻一翻,几分钟就完了,再看看新讲的课,吧嗒吧嗒一翻。越是有这个基础越是好学。所以当学生的有这么多学习内容。这都是学习的问题,不是速读和速记的问题。但是这一切都跟我们讲的开智有关系。如果你在当学生的时候你就会这样去运用,这个 脑子积极地运用它,我们这个脑子转得就快了。 我们好多同志啊,这个脑子转得慢。它不转,犯呆!
所以现在我们搞开智。我们过去没办法,你聪明,我不聪明。谁不聪明啊?聪明的得喜欢动脑子。他喜欢动,琢磨琢磨,没事就琢磨,碰上什么都琢磨琢磨。哦!这可坏了,跟练气功的入静要求可不一样了啊。练功入静这些问题啊,是另外一回事情。是你心情要平静,情绪要稳定,该用的时候你得要会用,那才行。啊,你干什么事都眯缝着眼,和大爷一样的,晃晃荡荡,晃晃荡荡,什么也不看。你真安静了吗?你并没有安静。
我告诉同学们,你们可千千万万不要以为练气功就是入静,脑子想得越少越好。那个白痴什么都不会想。如果想得少就好,那个白痴什么都练气功就最好。你行吗?不行。你只有会想,想得快,啪!过去了,欸!想事情,想过去就完了嘛!你心里就坦然了吗?你心里老想,想想想,想不通,憋住了,越不通,心里越烦。你想的事多吗?想了一个钟头还在一个事想不过去。所以应该是把脑子想得很通,很玲珑透体,哪儿都通。这儿一通,那儿一通,走完了就完了。所以你自己没有知识你就不会想问题。有了知识你还要会想,还要结住,这才行,这才学得着东西。练气功也是这个样子。你看过去那个和尚,搞禅宗的什么也不要。他那是教外别传,不立文字。你看看他们禅宗那个书去,一大摞,一大摞的,不立文字?光禅宗的公案,禅宗大师的语录,一摞一摞的,那不叫理论?过去那个禅宗有成就的大德们,人 家都能干事,出口成章,写书,都很简单。“不是说六祖慧能不是什么文字都不 认识……”不认识,《六祖坛经》怎么来的?《六祖坛经》也是这么一本书。你开口就能把这个经文背下来?所以千千万万不要学那个,哎呀!不立文字。你一定要有知识,拿知识把这个脑袋搞通了,尽量常想常想。我们讲人的科学的要求就是关键是通,关键是要通达才行。
所以这就告诉同学们,我们大家一定要善于动脑子,里边要通,别滞住。这是学习方法,也是练功方法。有时候你自己看书,不是老师讲,你也是一样。看书了,安静下来,一安静,闭上眼,安 静下来。
三空合一清理意元体感知意元体主动加良性信息
“哎呀!我这安静不下来。”安静不下来有方法。昨天我们不是说了吗,用 呼吸,喝——,大喘气,呼气。你只要一呼气,呵——,有的一嗨——,气往下一沉,有时候他脑子想问题就少了。以后没事也别老嗨,这个气往下沉得太 多也不行。就呼气,呵——,一呼气,随着呼气,气一出来,这个意念跟着这个气一出来,跟着这个气一出来,想跟这个气出到哪儿去了?一出这个嘴就感 觉不到那个气了。感觉不到那个气是个空,什么叫空?你一呵——那个气出了嘴以后,体会那个气在外边动弹那个空。来这么几口气之后,觉得那个气,那个空之后那空的感觉往脑子那儿一收,嗯!脑子静了。所以这个东西呢很简 单。 如果想再进一步,学理论也学了,意元体理论也有了,意元体混元气是无形无相的。它是无形无相的。可你要想问题呢?是意元体的功能。意元体本身是不动的,它安安静静,不动,空空白白的,跟一个镜子一样。一想问题呢,欸!它这个意元体实体里边有了一定的信息量了,一个信息流,一个信息的秩序,信息序啊!这是,它里边在动弹。它那么动啊,那么动,它在动。你只要有个意念想什么,一定要着于一个东西上去。
你比如说:今天晚上,庞老师讲课。你只要这么一想,是不是跟讲课这件事结合上了?跟那个事结合上了。所以那个意念活动和那个意元体本身不一样了。它里边有点跟具体事物相关的内容。任何念头都得和具体事物相关系。有时候呢,觉得这儿怎么痒痒,身上一痒,你想这儿痒痒,那个意念就跟身体痒痒这个事结合上了;今天我上街买东 西去,脑子跟“上街买东西去”结合上了。所以这就是意识活动在意元体里边和意元体本身不一样了。那个意元体拿它作载体的,在动弹了。在动弹这么样 呢?它是无形无相的。所以那个意识本身无形无相,你要想想:“我那个意元 体。”你把你那个意识和意元体相结合。意元体是个无形无相,而且连信息也没 有。你:“我想意体。”就赶紧往里边想,一想它是个无形无相,它里边也是 个空的。如果你再一呵——,拿这往那一结合也是个空的,慢慢这么练,慢慢这么练,练这个东西呢,有的人就能从这点就把自己脑子进入高级的静的境 界,安静的境界。所以过去修禅宗呢,这样搞的话呢就是用止观的“观”的方法。禅宗到了宋朝有两派,一个叫参话头,一个是默照禅。默照是禅洪觉禅师 的方法,大慧禅师就参话头。其实参话头到了那儿也是个空。话头,“什么是 佛?”“我生前是什么?”“狗有佛性无?”“无”,不是让你念那个无,是要体会那 个无,要想那个无。欸!没那个东西,一想,无无无……一天到晚脑子都是 无……。原来“无”不是什么都没有,它是意识本身那个“无”。当那个无无无无 的个“无”,它这个“无”,精神活动跟它合到一起了。咚!哦!原来就是我自 己。看到没,这就是禅宗的明心见性。
所以我们给大家讲的是那个呵——,那个空。现在意元体无形无相,我要想找那个意元体去,那个意识活动本身是和
一个具体事物有联系的,可是你要想找意元体呢,意元体是无形无相的,找的那个对象也是无形无相的,可意识本身它有个内容,它也是无形无相的,这个内容就是意元体的无形无相,能找的和被找的合到一起就是个无形无相。你拿外边这个空往里边一找,带着你,拿它当个拐棍。你想,大部分想明心见性嘛,怎么办呢?起码做到个静啊!安静啊。脑子里得安静啊。你要安静了,一宁静,很平静了,再进东西就好进了。
所以我给大家讲的方法是从智能气功科学的混元整体理论、意元体理论来讲这些问题的。这里边既要讲开智,而且又
要讲超常的整体功能。我们现在练开智,老师教的方法以外,我给大家讲,你们既要开普通智能,要速记速读,下一步你还要怎么办呢,你还得超常智能一块来,一起来。它是一而二,二而一的。说起来是两个,超常和常态,实际上它本身是一个东西。我们就是从常态到超常态的,所以得安静。
所以你自己读书,一安静,这一安静,这意元体就给你清理了,你再读书印象就深刻了。读书的方法还是前面那一套。所以讲到这儿呢,就给大家讲,我们有时间就自己 给自己把意元体清理清理,让它轻灵一点儿啦。没事你经常,呵——,你呆一 呆,一会儿过去了,干事去。干什么事去,上厕所,一呆:呵——。拉屎撒尿 也:呵——吃饭也:呵——,完了你再吃。你随时随地都这么一呆,让里面空一点,这意元体慢慢就灵明了,外头干扰就小了。如果你们懂得这个道理了, 要吃饭的时候,吃饭你们倒别哎——了就是了。呵——这一呵,空,想:今天我吃的这个饭营养最好,对身体这个气补充最强,身体中哪儿它都去补去了。加个意念你再吃饭就不一样了。你可不要认为吃什么好,吃什么不好。什么 好,什么不好?有的说呀:“庞老师呀,这个好,这个籽有什么营养,怎么怎么好。”我说咱们吃的东西没有不好的,都好。你看咱们大部分吃的都是粮食,粮食都是种子,种子里面全息性最强嘛!我们想过这些问题没有?那个种子全息性最强啊!咱们讲混元整体理论讲了,它全部的信息都集中到种子里边去了。 可我们一吃呢,吃的时候还没想:“这里边是全部的信息都有。植物的全部信息 都有,动物的肉里边全部信息也都有。”遗传工程里边,它那个 DNA的信息不 都有了吗?我们很多同志就没这么去想。这个有营养,那个有营养……什么有营养?你自己给加上的那个有营养的信息,那营养就不一样了。
我就讲,有人就说庞老师别那么讲,太恶心,我就是我行我素的人。吃饭的时候我也给他们讲,我在上学的时候我就调皮,工作以后跟我们卫生所的医生一块儿吃饭,我 就给他们讲,吃饭的时候跟他们讲:“你们说大便臭不臭?”“唉!这孩子,你真讨厌就是。”“我说你肚子里没大粪?装了一肚子大粪你不嫌臭?我这说句话就 嫌臭了?”他:“说那干什么!”原来我在八十年代初期讲气功课经常那么讲的,吃饭我讲大粪。说那干什么?我说让你们精神安定,不受刺激,你自己做得了主嘛。这不是拿来闻,让你吃臭味去。说一下,你还怎么怕?你说大粪,大粪是香的,大粪跟香油那么香。如果原来说香油原来不叫香油,叫大粪。卖什么?卖大粪的。哦!这是卖香油的。任何事物都是起个名嘛,起了个名。你现 在管人解的那个大粪叫大粪,所以你这说个大粪:“哎呀!真恶心,真恶心!”
所以通过这里边这一句话要同学们理解两个意思:一个意思,我们懂得这个道理以后呢,精神要稳定。另外还可以通过这里边看到脑子里边有个意识活动,它带有信息。你说大粪,它就臭,一说他就要恶心起来。你恶心了吗?又没让 你吃又没让你摸它。所以这就是这个意识的作用。如果你自己能够:“哎呀!我 这加了个意识,好!”加个好,经常给自己加好,经常给自己加好……咱们今天 是讲开智速读:“我这读得最快,我记得最牢,我精神最安静,我接收得最好。 一看书,我这一看,一下就把它掌握了。”这个信念非常的关键。我们很多同学 们对自我的暗示太消极:“我一看就记不住。”那还记得住了?你自己加了个“记 不住,我不行,他们行”。
所以读书、看书的时候:“我这一看,看一遍我这都 掌握它了。”这个信念非常关键。这得要拼命锻炼,练静。静了以后出这个意 念,关键是这个意念力,主观的意念力。读书就得这样。